跳到主要內容區
:::

《可以生氣,但不要動不動就發脾氣:養成讓人生好轉的不生氣習慣》

太平區光隆國小施玉珍主任 11/05/2024 177 點閱
《可以生氣,但不要動不動就發脾氣:養成讓人生好轉的不生氣習慣》(圖片1)

書名: 可以生氣,但不要動不動就發脾氣:養成讓人生好轉的不生氣習慣

作者:種市勝覺

譯者:盧姿敏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24年5月29日

  我們常常在不知不覺中掉入「希望所有事都稱心如意」的陷阱,導致時常身處在「慢性焦慮」的狀態,而把自己和別人都逼得太過緊迫!要想從這樣的陷阱中解脫,必須先學會分辨兩件事:

  • 自力圈:什麼是自己可以干涉的事。
  • 他力圈:那些是自己無法影響的事。

  個人的情緒太過容易起伏,就是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他力圈」上,讓自己被無法控制的事耍得團團轉。刻意練習,讓自己能分辨「自力」和「他力」的不同,便能放鬆心情,改變自己看待事情的想法。這樣一來,在遇到不順心、不符合原本期待的發展時,較能漸漸用輕鬆態度面對,負面情緒也比較不容易被啟動,維持情緒穩定,才能迎來充滿幸福感的快樂人生。

  讀完這本書後,我深刻反思了極度追求完美的人所面臨的挑戰。這些人往往希望能掌控一切,無法忍受任何超出預期的情況。他們會不由自主地檢視周圍的一切,無論是看到的還是聽到的,並且常常挑剔別人的缺點,這樣的行為不僅讓自己心情不佳,也影響了與他人的關係。相反,那些能夠不被情緒左右的人,往往能夠以平常心看待事物,並且善於發現人或事的優點。他們的心態更為積極,能夠從容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這樣的態度不僅讓他們自己感到輕鬆,也讓周圍的人感到愉快。

  在現今的教學現場,越來越多的學生被鑑定為「情緒障礙」。班級導師和同學們常常對這些學生嚴陣以待,擔心他們會情緒失控。而這些學生在情緒爆發後,往往會感到後悔,甚至會因為害怕別人的眼光而選擇逃避,導致不想上學的身心症狀。

  對於這類學生,教師可以在課程中結合三級輔導策略,幫助他們正向看待情緒變化。首先,教師應該教導學生察覺自己的情緒變化,並學會自我調適。這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練習來實現,例如深呼吸、冥想或寫日記等。其次,班級團體的協助也非常重要。通過小組活動和團隊合作,學生可以學會如何與他人互動,並在這個過程中獲得成就感。

  此外,教師還應該鼓勵學生發現自己的優點,並且學會欣賞他人的優點。這樣一來,學生不僅能夠提升自信心,還能夠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當學生能夠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中的挑戰時,他們的情緒問題也會逐漸減少,最終變成生活中的小事,不再困擾他們。

  總之,極度追求完美和情緒障礙都是現代社會中常見的問題。通過正確的引導和教育,我們可以幫助學生學會如何調適自己的情緒,並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這不僅有助於他們的個人成長,也能夠營造一個更加和諧的學習環境。

分享:
:::

書香共聞

《你的獨特,我看見》
《可以生氣,但不要動不動就發脾氣:養成讓人生好轉的不生氣習慣》
《你不可不知的人性》
《不知道自己以後要做什麼的請舉手:褚士瑩的21個人生提案》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