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LOGO

書香共聞

《原來孔子這樣說(增訂新版)》
和平區和平國小薛普文老師 03/03/2023

書名:原來孔子這樣說(增訂新版)作者:傅佩榮出版社: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21年6月1日  至聖先師--孔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其身教及言教影響深遠,包含學習知識、思考、教育和為人處事等,時至今日,不只在中國或亞洲,儒學已是世界廣為人知的思想哲理。  孔子的智慧首重真誠,由真誠中去體悟內在真實的力量,並期許己立立人、己達達人。在論語中,孔子與學生有許多關於「仁」的思辨,而從這些思辨中引導學生掌握生命的真實本質。  例如:孔子與顏回一段關於「仁」的對話,孔子談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一個真正的君子應當由自身做起,改進自身的種種缺失,以符合真理的標準,而這當中應該是出自由衷的仁義禮敬,而不是外在形象舉止去盲從模仿,時時以此來自我要求、自我檢視,就能建立德行,亦能感化身邊的人。所以一位真正仁人君子的修持,就應像大學中提到的「格物、致知、誠意、

《我是男生也是女性主義者》
清水區三田國小王永年主任 03/03/2023

書名:我是男生也是女性主義者作者:崔乘範譯者:龔苡瑄出版社:EZ叢書館出版日期:2020年7月3日  一本《我是男生也是女性主義者》,就能感受女性主義在韓國社會的發展困境和性別平等的未來願景。誠如嚴長壽先生說過:「過去對的事,今天未必正確;過去好的事,今天也未必會被接受。」現代社會基於自由、平等、民主與人權,性別平等已是21世紀公民應具備的素養。因此,聯合國「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17項核心目標中涵蓋了SDG 5 性別平權來回應實現性別平等,並賦予婦女權力,許下平權未來之目標。  本書為作者崔乘範先生就讀大學時稱學姊為「大嫂」,引起學姊的嚴正指正:「我不想被稱做某個男人的誰,也不認為女性是次等、附屬品。」受到學姐女性自主的啟發,再反思母親為人子、為人母的卑微處境,深知父權體系賦予男性更多的特權,進而成為推動女性主義的

《神奇收費亭(電影暖身版.傳奇再現)》
福科國中曾筱群老師 03/06/2023

書名:神奇收費亭(電影暖身版.傳奇再現)作者:諾頓.傑斯特Norton Juster譯者:吳宜潔出版社:寂寞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20年1月  「根本沒事可做、沒地方可去、沒東西可瞧。……又是一個漫長的下午。」這是《神奇收費亭》中的主角--小男孩米羅深深的嘆息。  米羅不愛念書也不愛玩,沒有什麼事情能引起他的興趣,尤其是那些非做不可的事。正當他悶悶不樂的在房間裡時,收到了一個驚喜包裹,裡面有待安裝的收費亭、硬幣、地圖……。當米羅跳上小汽車,經過收費亭後,竟然開始沿著一條陌生的公路加速前進,踏上未知的旅程。人物形象鮮明  在這趟旅程中,可見作者精心安排許多形象鮮明、富有寓意的人物。啟程時米羅遇到一個穿著長長大衣的矮人,名叫是不是,以說俏皮話的方式登場。是不是先生的出現,似乎告訴了米羅,雖然可能會懷疑自己「是不是」走錯路,但仍然要懷抱著期望。接著,在無聊谷遇到了不思考的瞌睡人,點醒米羅

《Q軟的微波爐麵包,35分鐘輕鬆做!》
北屯區松竹國小李孟珍老師 03/07/2023

書名:Q軟的微波爐麵包,35分鐘輕鬆做!作者:大坊香緒里譯者:連雪雅出版社:健行文化 出版日期:2022年5月30日  108課綱期待每位孩子能擁有與時俱進的自主學習能力。教育像是百寶箱,能變化多元且複雜的模式。學校的學習模式愈來愈多元,您是不是覺得孩子有能力出一道美味的菜呢? 在疫情衝擊下,我們的生活產生極大的改變,這段疫情時期雖然讓許多孩子因受疫情影響無法到學校上課,但也增加在家學習機會。在家裡除了上線上課之外,有機會也能在家裡變出不同學習力。《Q軟的微波爐麵包,35分鐘輕鬆做!》這本書雖然薄薄不到百頁,內容淺顯易懂,介紹利用微波爐做出基本款麵包到豐富多變的整型麵包。讓想學做麵包的孩子,也能在家運用現有家電,一起親子共讀共學,享用端出熱呼呼的麵包的成就感。生活領域的結合:介紹微波爐麵包之材料與工具  您知道民以食為天嗎? 從「吃」的主題來引起孩子的學習動機。麵粉有分高筋或低筋麵粉,

《人生賽局:我如何學習專注、掌握先機、贏得勝利》
漢口國中童品華老師 02/07/2023

書名:人生賽局:我如何學習專注、掌握先機、贏得勝利作者:瑪莉亞.柯妮可娃(Maria Konnikova)譯者:魯宓出版社:究竟出版社出版日期:2020年9月1日  這是一本精彩絕倫的書,作者以一場親身體驗的德州撲克之旅,來說明面對決策時的各種變因,以及掌握哪些原則,才能做出更好的決策。這同時也是一本知識含量很高的書,全書有大量的撲克術語、心理學理論及人生哲理,但讀來卻不生硬枯燥。作者擁有相當優秀的文字駕馭能力,以完整的故事,並且是真實的故事,串起想要說明的道理,敘事流暢、節奏明快、情節跌宕,讓人不覺得在研讀什麼艱澀難懂的理論,而是很自然地就跟著作者的流暢敘事,一起細剖各種決策的路徑,並跟著情節的轉折,一起反思各種影響最終結果的因子。字字句句都在說明撲克的規則、牌局、輸贏,卻也字字句句都在反映人生情境每個的決策。  作者在書裡提到了許多可以幫助我們做決策的訣竅,同時也展示了每一個好策略在使

《藝術很重要:因為想像力可以改變世界》
清水區大秀國小楊偵琴老師 02/07/2023

書名:藝術很重要:因為想像力可以改變世界作者:尼爾.蓋曼出版社:木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20年2月5日   英國奇幻文學作家尼爾.蓋曼的作品體裁以奇幻漫畫備受矚目,他名列當代《文學傳記辭典》十大後現代作家,早期視覺文學《睡魔》敘述無盡的夢,故事情節充滿豐富的想像力;《星塵》小說改編的奇幻冒險電影《星塵傳奇》更引領視聽觀眾進入另一個想像世界的可能性。尼爾.蓋曼說:「只要你創造出原先沒有的事物,這世界就比前一秒更美好。」  《藝術很重要》收錄他的三篇經典演講稿〈信念〉、〈我們的未來為什麼仰賴圖書館、閱讀和白日夢〉、〈做好藝術〉以及新作〈我做了一張椅子〉,內頁插畫由英國當代畫家克里斯.瑞斗以鉛筆手繪,圖文貼近生活且容易閱讀,中文版文字是臺灣插畫家徐玫怡親筆手寫,圖文呈現一股手感溫度,在數位印刷出版時代算是閱讀「新」體驗,適合推薦給國小高年級以上學生閱讀。  用閱讀經驗豐富孩子的想像

《紅樓夢幻》
大里區立新國小張文智老師 02/07/2023

書名:紅樓夢幻作者:白先勇、奚淞出版社:聯合文學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20年2月24日  本書為由「趨勢教育基金會」於2018年5月27日假台灣大學博雅教育館舉行之講座,白先勇先生與「手藝人」奚松主講,講演內容於2020年成書出版,書中記錄了白先勇先生與奚松先生的精采對話。以奚松先生的33張〈夢幻舞台〉圖檔解說為主。  相較於更庶民化的《三國演義》、《西遊記》及《水滸傳》,《紅樓夢》已經可以說非常接近白話文,其文化蘊涵之深、用詞之美、密碼之多,竟然能被現今的破碎知識與網路遊戲淹沒,實在難以想像!  為人師者,在教育而言教育。從《紅樓夢》第二回賈府為賈寶玉舉辦的抓週的那一回寫著:「那年週歲時,政老爹便要試他將來的志向,便將那世上所有之物擺了無數,與他抓取.誰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釵環抓來.政老爹便大怒了,說:『將來酒色之徒耳!』因此便大不喜悅。」為人師者的你我,是否也和賈老爺

《瞎掰舊貨攤1:斷尾虎爺》
北屯區陳平國小王瓏真老師 02/06/2023

書名:瞎掰舊貨攤1:斷尾虎爺作者:鄭宗弦出版社:親子天下出版日期:2022年2月25日世紀大瘟疫,煩惱大集合  本書一開始的情節便與時事結合:一場新冠肺炎疫情導致高階經理夏若迪中年失業,負債加上夫妻失和使他沮喪恐慌,他必須靠擺地攤變賣收藏的舊貨來維生,但是他不會叫賣,不懂宣傳,因而門可羅雀。望著地攤上的斷尾虎爺、黃銅小香爐、紫砂茶葉罐、大蝦圓盤……他幾乎失去了生存的勇氣。  還好他那就讀高中,平常天馬行空的兒子夏志翔,擁有說故事的能力,他試著為每個舊貨編造故事,希望感動上門的客人。那些故事集合了失業的痛苦、廉潔的掙扎、情傷的報復、付出的心碎、族群的認同、善惡的抉擇……。  客人會買單嗎?夏若迪能因此成功度過難關,逐漸恢復奮鬥的決心嗎?不一樣的短篇小說合集  這是一套系列書籍,書後預告將會出版四集,目前已經出版了第一、二兩集,以結構來說,每集有九篇短篇故事。不同於一般的短篇小說合集中每個篇章

《內景唐人街Interior Chinatown》
中山國中游韻靜老師 01/06/2023

書名:內景唐人街Interior Chinatown作者:游朝凱Charles Yu譯者:宋瑛堂出版社:新經典文化出版日期:2022年05月05日  《內景唐人街Interior Chinatown》這本書榮獲2020年美國國家書卷獎,這是由在美國出生的第二代臺裔作家游朝凱Charles Yu所作。  游朝凱的父親是臺中潭子人,如同許多臺灣人一樣,游朝凱因為從小優異的學業成績被父母期望就讀醫學系。他曾在採訪中說道,瞭解父母身為第一代移民,為了教育他和弟弟所做的奮鬥和犧牲,因此對自己在學習生物學後改主修法律而感到歉疚。在律師執業有成之後,又難忘作家夢想,於下班之後、照顧小孩的家庭責任之後,幾乎每天練習寫作,然後投稿......。2010年以長篇小說《時光機器與消失的父親How to Live Safely in a Science Fictional Universe》 獲時代雜誌評選為年度

《逆思維 THINK AGAIN》
大里區永隆國小陳翠華主任 01/06/2023

書名:逆思維 THINK AGAIN作者:亞當˙格蘭特 Adam Grant 譯者:簡秀如出版社: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2年7月4日  本書是一份帶領我們省視自己思考慣性與盲點的指引工具,序言中點出人們思考時常緊握不放自己的三種認知工具——假設、直覺與習慣,鮮少人有意識到我們慣用的假設、直覺與習慣已填滿我們的思考運作空間,使我們缺乏思考彈性並難以透過開放的思維對眼前的問題產生出不同以往的解決方案。若我們放任思考慣性日復一日的循環,在遭遇雷同的生活或工作難題時,即便我們努力思考與設法解決,最終仍難以得到更好的、全新的解決方案。  經由本書,我們將可反視自己的日常生活與工作,從起床睜開眼的那一秒到睡前,做出的大大小小思考與決策,以及面對他人與我們抱持不同觀點時,我們不由自主啟動的捍衛思考模式。針對我們應對人事物所啟用的思考模式,在作者生動描摹下,被比喻為是戴上了「傳教士、檢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