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國際教育之我見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顏佩如副教授 11/21/2017 1523 點閱

一、前言

      個人在大學任教,開設全球教育課程研究多年,對於現階段國際教育的推行與實施有些看法及想法,以下透過我個人親身經驗的幾個案例來說明。

二、推動國際教育案例分享

       第一個案例:多年前,有一次我自費出國時,在機場看到幾位教育領導者帶著寥寥幾位學生出國表演,以進行國際交流,其中有位教育領導者看到我,他便亮出手中信用卡說,他因為這類公務參訪出國各地多次,已快速累計上萬點,他常常奔波等候搭機,這禮拜要帶學生到日本、下禮拜帶學生到法國……,不知如何使用這萬點信用卡點數?我很親切地回答他,可以跟信用卡銀行電話詢問等等,事後我回想此件事,卻有很深的感受:為何推動國際教育要這麼為難與辛苦教育工作者,到處耗費國家經費出國參訪與帶隊呢?最後受益者可能僅僅是出國這一、二位表演的學生?

       第二個案例:我受邀審查某中央部會的委託研究案,審查經費規模較大的多年期案子,是有關臺灣少數族群的研究,結果成果報告卻看不到任何此少數族裔在此研究中的任何活動與學習的歷程與成效,看到更多的是研究者本人到消費昂貴的國外,如參加北歐各國參與研討會、滑雪與旅行,於是在審查當場,我忍不住說:「這充其量僅是委託者的個人請經之旅……」。看到這樣的成果,我感到很難過及難受,於是婉謝此次審查委員乙職,再也不願意參與此類審查。

       另一個案例:某國立大學進修推廣部想要成立國際教育學程,因此需要我擔任專家審查,於是我花時間義務免費審查並認真給予回應,爾後經歷一些國際教育主題的審查,於是乎發覺即便是學術單位對於國際教育理解,也都受限於學者專業背景而片面的理解,例如:社會學者編制的課程多是偏重文化與族群的重點,語言系所多偏重在各類語言學習……,唯一大家共通認同的是「國際旅行」!於是我主動詢問該單位,這類的國際旅行費用由學校支付嗎?還是學員必須再繳交費用?還是由人民納稅的錢支付?

三、推動國際教育的問題

       以上舉出數個案例,主要說明現場教育工作者,總是抱怨實施國際教育經費不足,國家補助機票費用不夠,僅能到東南亞等因家等等。希望藉由此文與大家分享:個人在大學研究所日夜間部開設全球教育課程研究多年,不曾因為課程內容必須帶研究生出國,也不會指定出國作為選修此門課的門檻,以免造成經濟弱勢的學生無法學習國際教育的課程與觀點。有關國際旅行參訪部分,我整理了任教大學附近的多元文化與國際學校資源、活動與場域,提供上課學生實際的參訪與體驗,學生一樣有學習的效益,卻不需抱怨沒有國家補助等等。

四、推動國際教育的方式

       國際教育的實踐重在社會責任與國際正義態度的養成,國際觀與全球素養的培養,學生能收集分析與應用國際的資訊,運用資訊與科技,同步與非同步參與國際活動,學會與不同族群、國籍、語言與人種等一起合作,解決問題與達成任務。學校須鼓勵師生多運用科技、學習多種語言、了解不同文化、收集各種解決個人與社會問題的國際資訊,幫助國際世界更了解臺灣,也使臺灣可以更多與國際間的互動合作。

       教師並不需要太過要求學生記憶與背誦各地的基本資訊,因為今日任何問題皆可以運用電腦查出各種地理與歷史資訊,更多是鼓勵學生運用國際資訊與科技自主學習,最後能貢獻自己之力與回饋社會,造福臺灣與國際世界的人民,這才是國際教育的真正目的。

 

分享:
:::

教育領航

國際教育之我見
讓世界走進來 共築國際移動力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