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教師教學如何有效融入品德教育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陳延興副教授 05/02/2018 4611 點閱

       我國中小學於108學年度起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課程發展著重全人教育的精神,為落實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的理念與目標,以「核心素養」做為課程發展之主軸,以裨益各教育階段間的連貫與各領域/科目間的統整,培養學生成為自發主動的學習者;所謂核心素養是指能完整涵蓋認知、技能和情意面向的知識、能力及態度之培養。在九大核心素養項目中,「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等核心素養,與品德教育息息相關。且總綱也規定課程設計應適切融入19項議題,必要時由學校於校訂課程進行規劃(教育部,2014),其中品德、人權、生命、法治、性別平等教育等與「品德教育」相關,換言之,教育部鼓勵各級學校透過本位課程的方式推動重要議題,期能培養學生達到「自發」、「互動」及「共好」的課程理念。由此可知,十二年國民教育課程革新注入培養品德教育的要素,然而為達到培養學生良善品德的趨勢,究竟學校教師應該如何實施品德教育?教師作為課程實施成敗的關鍵,教師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發展學生品德素養?此為本文之主要目的。

       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公布後,李琪明、方志華、陳延興與劉秀嫚(2014)針對當前品德教育之推動策略與配套措施,藉由問卷調查調查結果發現,中小學品德教育目前最主要的實施方式包括「導師運用班級經營」(90.3%)、「教職員在日常生活中進行機會教育」(79.6%)、「將品德教育結合重要議題辦理相關活動」(76.8%)、「將品德教育結合重要節慶辦理相關活動」(73.9%)、「各處室進行宣導」(73.5%)、「各領域或學科教師融入相關課程進行教學」(72.1%)等;值得注意的是,近10%之受試者認為中小學目前並沒有採取特定的方式推行品德教育(劉秀嫚、李琪明、陳延興與方志華,2014)。筆者陪伴本市新課綱校訂課程前導學校大仁國小三年多,建議學校教師教學社群透過團體討論,依據學校的核心價值與辦學理念,從既有課程與教科書內容進行分析,透過課程慎思將品德教育之概念加深加廣,因為許多教科書內容本身與主題與品德息息相關,建議教師透過跨學習領域、多元教學與評量等方式有效將品德教育融入教學中。據學校教師表示,於實施品德教育融入學習之教學後,學生在校常規與生活表現明顯提升,由此可知,除了學校藉由各種活動實施品德教育之外,透過課程有效融入品德教育可以相得益彰。

       臺中市政府教育局積極關注品德教育,多年來鼓勵學校與教師申請參加「推動典範標竿評選計畫」之遴選,其中亦有許多教師結合班級經營進行品德教育,將品德教育有效融入課程與教學也是一項值得的做法,畢竟品德教育除了實踐之外,也需要透過課堂進行知識理解與情意涵養以落實品德教育。

       究竟品德教育如何有效融入課程呢?針對道德價值應該如何跨越不同學習領域與重大議題,筆者提出分領域提出可以採行的具體作法,茲分述如后。

一、語文學習領域

       語文學習領域的題材可從歷史故事、勵志故事、詩歌賞析、短篇散文到講稿、書信或應用文等等,內容取材與生活密切相關,容易從中教導道德層面的價值。例如陳樹菊、十元便當奶奶等人的博愛和關懷等。當前英語教學重視口語溝通,因此適時地融入國際禮儀、文化節慶的傳遞,或者教導學生介紹我國的文化與習俗,均可顯現尊重多元文化的價值。本土語也可結合傳統的諺語,用比較親切與重視鄉土氣息的方式傳遞先民的文化財。

       以英文為例,Bearne (2000)指出老師需要考量本身或教學素材是否過度涉入帶有殖民色彩的意識或種族偏見,因為語文教學容易受到教師所處的情境所影響,特別是在轉變中的文化、社會與政治的層面。筆者認為固然道德要素容易融入語文課程中,但是無論在教科書選材或教師自編教材,均必須留意潛在課程的問題,避免在文章中有意或無意地傳遞某些意識型態。語文學習領域的學習素材除了可以作為學生學習品德教育故事或楷模的典範之外,也可以培養學生批判反省與省察周遭可能扭曲事實的潛在課程。

二、社會學習領域

       社會學習領域包括歷史、地理、公民等範圍;首先,處在當今全球化的時代,Walkington (2000)指出,地理著重所謂全球公民資質的教育,重視位置感、社群感、珍視文化多元差異、消弭刻板印象、強調同理心等價值。進行社會科教學,培養學生地球村的概念甚為重要,讓學生認識與尊重校園中的多元文化、培養批判思考、主動參與和合作學習等價值,同時深入探究相關環保議題,體認到身為地球村一員要對個人行動負責,以扮演好世界公民的角色。

       筆者認為,教師可從歷史教材讓學生獲得相關的知識,以作為其道德行動的基礎,如提供具有優良品德或高尚情操的歷史故事或相關文獻,以利跨領域課程的聯繫與支持。面對價值多元的社會本質,歷史往往涉及諸多的價值判斷,因此歷史教育無法中立;我們應強調民主的價值、鼓勵對於佐證資料的妥善詮釋(Stow, 2000)。筆者認為教師與學生要不斷地進行質疑:史料的維護與蒐集是否得宜?是否透過適切的史學研究方法,盡可能地貼近過去的歷史原貌?在歷史課程綱要與教科書內容中所詮釋的史觀,必須審慎選擇題材並妥善加以處理,避免受到持特定史觀者的掌控。

三、數學學習領域

       數學的學科屬性主要涉及事實層面的知識,強調邏輯推理與追求真理的概念,Malvern (2000)指出老師必須了解自己教導數學的目的何在,因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致。筆者認為如何培養較高的數學學習動機與正向積極的學習態度非常重要,因為學生對於數學的演算與概念容易產生學習上的挫折。

       數學老師出身的道德哲學家Noddings (2002)建議數學老師可以藉由與學生分享一些數學家的故事引發興趣,像是牛頓、巴斯卡、畢達哥拉斯等,換言之,可以提供相關的文學作品、詩歌、遊戲、歷史與傳記等,讓學生這些數學家的偉大情操加以內化。此外,筆者認為可以透過小組討論或分組競賽、合作學習與善用問題解決等教學方法,培養兒童分工合作、專注學習與主動解決問題等價值。

四、自然、生活科技學習領域

       當前數位學習、全球暖化、基因倫理等議題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特別是當中許多涉及如經濟發展與環保、全球暖化、科技研發與基因倫理等價值衝突的議題,或是虛擬空間對傳統人際互動關係產生的改變,的確有許多涉及道德價值的議題,值得自然領域等教師適時融入課程與教學中。Arthur, Kristjánsson, Harrison, Sanderse與Wright (2017)指出:有關資訊科技的教學,必須提醒學生「如何明智地使用資訊科技?」,因此資訊科技除了教導與數位學習相關的知識與技能之外,網際網路或數位科技可能產生的倫理議題,更是不容小覷。

       Nicholls (2000)指出自然老師要刺激學生引發對科學學習有興趣,像是核能、複製人或基因改造食品與個人健康有關的議題等;當學生進行相關討論時,教師要了解學生是否對於這些主題帶有偏見,因此教師有責引導學生察覺他們的偏見,培養學生的批判力以作出理性的判斷。以環境污染與複製人的議題為例,可以引導學生討論與思考,釐清學生過去的偏見,像是:每個個人對於全球的污染有怎樣的責任?有關基因的爭議,讓學生進行研究或論辯;透過這些議題的討論,讓學生蒐集資料或由老師提供充分的資訊,並鼓勵他們藉由批判性思考進行分析。綜言之,Nicholls (2000)認為科學課程可以培養學生一些價值:意見交換、理性論辯、溝通、與尊重他人的看法等,而教師透過妥善的規劃與設計,建構一些活動讓學生討論並作出決定,以自我認識他們的情感、偏見與價值觀。當前我國面臨核能與火力發電的衝突,究竟空汙的議題與能源政策的關聯性等,需要鼓勵學生具備充分的資訊而進行判斷。

       Gardner與Walsh (2000)提醒我們在討論涉及價值觀與道德的議題時,必須留意網站的搜尋與瀏覽,像是關於種族主義、毒品與藥物濫用、暴力、偏激政治等爭議主題的網站,如果沒有透過教師適當的引導,可能產生負面的影響。溫明麗(2006)提出以隱私權、自主力、關懷心與信任感作為網路倫理的道德規範,並同時強調法律與道德知識的重要性;可以作為品德融入資訊教育或網路倫理課程設計之參考。因此使用資訊教育本身是善用快速便利資訊檢索平台,可以蒐集許多與價值或道德相關的資料或故事,但也要留意其潛藏的危機,可能涉及的網路倫理議題,包括資料的來源是否恰當或合法,並指導學生如何避免瀏覽到色情、暴力或其它具有爭議性的網頁。此外,教育人員亦需留意因為學生社經背景所帶來的數位落差議題,因為透過網際網路蒐集資料,必須在立足點公平的立場下進行。

五、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

       在學校教育中,藝術與人文可以表現的形式很多元,筆者認為激發創意與想像的自由是極為重要的,同時透過藝術與人文也容易讓學生感染情意層面的價值,包括關懷、愛、寬容、尊重等等。除了跨學習領域的學習方式,Wagner (1999)有鑑於青少年的道德低落之現狀,主張透過創作型戲劇與「教育戲劇」(educational drama)之魅力,試圖藉由具中的角色楷模的方式感動青年學子,以建立一個道德的社群;她也強調這種教育戲劇不同於傳統的角色扮演活動,因為角色扮演只重視直接解決兩難衝突情境的問題,在教育戲劇中道德衝突則是被間接地呈現,同時劇中的情境與現實生活情境有些差距,希望讓參與者更能自由探索與開展各種可能性。因此,筆者認為品德教育的課程設計亦可以文學與藝術為主軸,設計創作型戲劇或教育戲劇,著重文本的轉化與藝術創作,進而透過劇情張力與表演者之生動演出,讓學生從中深深體會到道德價值之深度蘊意。例如:在西方歌劇或我國傳統戲曲的情節中有許多道德衝突的例子,就是因為透過劇中人物的悲情角色、感人情節與動人音樂而打動學生,進而願意效法並做出適當的行為表現。

六、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

       Bailey (2000)指出學科學習與體能兩方面要保持均衡,要教育學生公平、勇敢、遵守規則、自信、紀律、具有男子氣概、忠誠、犧牲小我的團隊精神等運動價值。面對多元的民主社會,對於落敗者或運氣不佳者也要付出關心,亦即所謂勝不驕、敗不餒的精神;此外,從自我本身、人際關係、社群到社會,培養合作、相互協助、合作接受挑戰的任務等(Bailey, 2000)。筆者認為體育教師可以結合其它課程,透過實際體驗與活動的方式,達到健全體魄、遵守競賽規則、團隊合作與溝通、善用智慧以活用技巧等,讓學生成為身心調和的未來公民。

       透過正確健康知識之教導,讓學生認識菸酒與藥物的危害、抱持正確的性觀念與性別平權概念、瞭解自身的情緒與福祉、重視營養的調配與健康飲食、以及如何避免安全意外所造成的傷害等等,這些範圍與意涵均與品德涵養息息相關,一方面因為認識正確的醫藥知識,避免有誤入吸毒、酗酒與染上抽煙之虞,另一方面,也學會尊重不同性別的人,並認識個人的情緒避免因而造成一時失去理智而傷害別人和自己。

七、綜合活動與重大新興議題

       綜合活動本身所蘊含的範圍較廣,有助於現行課程中各學習領域間的聯絡或融入教學,各校可以善用彈性學習課程、晨間活動等時間實施品德教育。除了性別、環境、資訊、家政、人權、生涯發展與海洋等七大議題融入各學習領域教學中,生命教育深深涉及有關尊重與關懷價值觀,其中與價值或品德息息相關。然而,也有一些議題在前述學習領域中有所重疊而較為容易融入,例如環境教育可以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和社會學習領域、兩性議題與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重疊、資訊教育的概念與自然與生活科技重疊、人權也可以透過社會和語文學習領域教導等。由此可知,這些重疊與模糊的領域,更加凸顯跨學科領域融入道德要素的必要性。李琪明(2004)建議推動品德本位之教育,除能統整校園中既有課程、活動之外,亦能配合人權、性別、法治與生命教育等議題,有助於調整與革新品德教育之課程實施。

      面對108課綱的革新,建議各位教育夥伴思考如何有效融入品德教育,筆者探討我國現行課程各學習領域中與品德相關的價值或議題,強調品德教育可以透過傳遞一些核心價值,重視良好習慣的養成,以跨學科的方式進行課程與教學,品德教育可以透過各領域或教育階段之核心素養加以實施,而本文並非主張要「為品德」而強加結合各學習領域,而是要真正從各學習領域的核心素養與學科內涵中,拓展實施品德教育的可能性與影響力。

 

參考文獻

李琪明(2004)。品德本位校園文化之營造中美國推動經驗與啟示。台灣教育625,30-38。

陳延興、李琪明、方志華、劉秀嫚(2015)。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品德課程組織模式建構之研究。課程與教學季刊18(2),79-100。

劉秀嫚、李琪明、陳延興、方志華(2015)。品德教育現況及因應十二年國教課程改革之調查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0(2),79-109。

溫明麗(2006)。PACT道德規範模式在網路倫理的運用----本質與內涵分析。當代教育研究14(3),1-24。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教育基本課程綱要。臺北:教育部。

Arthur, J., Kristjánsson, K., Harrison, T., Sanderse, W. & Wright, D. (2017). Teaching character and virtue in schools. Abingdon, Oxon, England & New York: Routledge.

Bailey, R. (Ed.). (2000). Teaching values & citizenship across the curriculum: Educating children for the world. London: Kogan Page.

Bearne, E. (2000). Values, citizenship and English. In R. Bailey (Ed.). Teaching values & citizenship across the curriculum: Educating children for the world (pp. 42-52). London: Kogan Page.

Gardner, J. & Walsh, P. (2000). ICT and worldmindedness. In R. Bailey (Ed.). Teaching values & citizenship across the curriculum: Educating children for the world (pp. 80-91). London: Kogan Page.

Malvern, D. (2000). Mathematics, values and citizenship. In R. Bailey (Ed.). Teaching values & citizenship across the curriculum: Educating children for the world (pp. 92-104). London: Kogan Page.

Noddings, N. (2002). Educating moral people: A caring alternative to character education. NY & London: Teachers College Press.

Wagner, B. J. (1999). Introduction. In B. J. Wagner (Ed.). Building moral communities through educational drama. London & Connecticut: A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

Walkington, H. (2000). Geography, values education and citizenship. In R. Bailey (Ed.). Teaching values & citizenship across the curriculum: Educating children for the world (pp. 53-66). London: Kogan Page.

分享:
:::

教育領航

教師教學如何有效融入品德教育
品格希望工程 璀璨海墘十年路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