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Fun暑假 樂動一夏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體育學系吳佩伊講師 06/26/2018 1052 點閱

       有關運動對孩子身體健康之影響,在生理和心理上已有不少研究提出正面效益,包括促使身高、肌肉力量增加、預防疾病等,對於智力發展和情緒管理亦有幫助,因運動可以增加腦部的血液流量與提供腦部更多氧氣,提升學習專注度,增強記憶力;且運動還可以增加腦內啡,釋放快樂的賀爾蒙,有助於身心壓力的釋放,故運動不應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代名詞,而是愈動愈聰明,愈動愈快樂。除此之外,現今運動育樂營的價值不僅止於身體活動,許多課程內容愈來愈富教育意義,透過有系統的活動設計讓孩子從團隊合作中學習溝通、領導與他人的互動,再者,由於技能需要經由不斷的練習和嘗試來習得,而運動中的比賽本就有輸有贏,亦可藉此機會培養自我接納和挫折忍受的能力,將有助於孩童面對未來各方面的挑戰與學習(許芳菊,2000;許嬰寧,2018)。

       暑假即將到來,這漫漫長假,身為家長的我們又有何打算?許多報導指出,臺灣學童的閒暇時間多在滑手機、玩電腦與看電視的經驗中渡過。如何透過妥善的時間管理與規劃,不再讓孩子被3C綁架,是我們該思考的課題。筆者引述親子天下雜誌(林韋萱,2015),運動專家姜義村教授的建議「這輩子該學的五種運動」如下:

      1.身體自覺類像是體操、各類舞蹈等。體操可以提高身體自覺度,也提升對身體重心的控制,就算摔倒也不容易受傷。控制身體重心的本事,一輩子都用的到,尤其到了年長,還有預防跌倒以及減緩跌倒後傷害的效果。

      2.防身類:像是國術、跆拳道、柔道、西洋劍、空手道、巴西柔術等。重點是在培養孩子對外界情勢的判斷力,遇緊急狀況也能冷靜。姜義村打趣說:「不見得會打贏,但至少遇到壞人跑得比較快」。

      3.耐力鍛鍊:像是慢跑、馬拉松、自行車等。這類運動可以增強心肺功能,對身體的肌肉、關節也提供較好的保護。不過姜教授建議,發育期間的孩子進行耐力型運動時要避免過度訓練與運動傷害預防,以免影響發育。但他也說明,沒有什麼是小朋友不能做的運動,只是訓練的份量要拿捏好。例如,想練耐力的小孩,可以參加距離短、以趣味性為主的「小鐵人」;高中或是剛入門者,也可以參加一半距離的「半程鐵人」。

       4.水上運動:游泳、衝浪、風帆、輕艇等等,其中游泳是各項水上運動的底子。姜義村說,臺灣是海島國家,應該善用我們的資源並發展海洋文化;加上水有療癒的功效,可以讓情緒獲得抒發;而且游泳是可以持續一輩子的運動。現今也推動穿著服裝游泳的課程,目的是模擬落水情形,讓孩子有辦法在水中求生。

       5.團隊運動:例如籃球、棒球、足球等都算這類。現在家長小孩生得少,如果可以藉著運動培養孩子的溝通、合作、解決問題與領導統御的能力,也是一舉數得。

       綜上所述,運動可說是一體力、智力、意志力的總體活動!家長們不妨帶著孩子一起討論,規劃適合自己的體驗課程。我們期待透過正當的休閒育樂活動提倡運動風氣,並培養孩子強健體魄及健康心理發展,充實兒童的假期生活。

分享:
:::

教育領航

Fun暑假 樂動一夏
夏日樂學習 遊藝展青春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