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提升善念 成就和諧社會

慈濟科技大學全人教育中心楊翼風副教授兼主任 11/28/2018 922 點閱

一、前言

     「生命無常」看似老生常談,但其中提示了時光的稍縱即逝,所有場景都會不斷變換,生命不過由剎那的時光連續而成的訊息。每個當下的發生剎那即過,世間所有一切不會停駐,在這樣的生命形式中,我們到底要追求什麼,又有何事可以成就及圓滿一個有意義的人生。在短短的一生中我們看似做了很多的事情,但其實多數的時間是花費在處理身體感官與外界的互動關係。透過這樣的互動,人感到「自我」,並有了「自我」的感覺、情緒、態度和欲求,終其一生忙碌地為「自我」而奮鬥。當人純為「自我」時,「自我」即與他人有隔閡、有利益衝突、矛盾等現象,並同時產生不愉快糾結在心。得力於「記憶」,這些不愉快的心結成為煩惱的來源,而人的一生就在這些煩惱中流連不已。如何可以超越這些,令人生有些「善」的回饋,一生中會可以因為這些「善」,使自己生活幸福,進而分享幸福使得周遭人士也可有機會體驗「善味」,接著產生和諧的社會,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二、棄惡揚善改善自我

       此文所言之「惡」,不是要大到殺人放火,但凡所起的心念和衍生的行為是「為己」的均屬之。但凡「為己」,就無法真實理解他人的苦和體會自己帶給他人的煩惱與痛苦。因為凡事只從自己角度出發,永遠都是檢討別人,看到的都是別人的問題,例如在路上有乞丐或遊民跟自己要錢,自己的第一念是否會毫不猶豫地掏錢給他,還是覺得他們有可能是詐騙集團或是因為懶惰造成今天乞討的結果,所以絕不會掏錢布施。不同的行為代表不同的心,前者看到可憐的景象,起的是希望他們當下可以好過一點的祝福之心,至於是否被欺騙,完全不在考慮範圍之內。因為幫助之心是我的善心,而欺騙是他們的惡心,二者不同,不必混而一談,也就是說不必把他人的惡念惡行擔負在自己身上,成為自己的包袱,並影響自己內心的清靜。但如果見到可憐的景象,卻無動於衷或是先預設他人都是惡心,己之「惡」已先發動,接下來就是心生不快,在內心咒罵,惡念不斷產生,煩惱也就不斷地滋長。

三、 自我觀照改善內心狀態

       如何激發「善念」、培養「善心」呢?簡單說來就是將「為我」的心態轉成「為人」的心態。這需要「觀照」的功夫,觀照是將散在感官的注意力收回集中精神向內省察自己的內心狀態,所以觀照奠基於反省,反省則需要依靠正確的價值觀。就像前例,人怎知看到可憐的景象,第一念不想著去幫助人,反而先預設對方起了壞心,這樣的想法是不妥適並需要調整的。周遭很多人都是這樣想的,也許父母和老師也是這樣教的,所以認為這才是正確的價值觀,一直以這種心態面對世間各種事物,就幾乎生不起任何「為人」的善心。所以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是很重要的事,這可參考宗教經典或古聖先賢所著典籍。有了正確的價值觀之後,要建立反省的習慣,向內觀照,詳細地剖析自己的各種心念,遵循禪宗神秀大師「時時勤拂拭,不使惹塵埃」(指時時觀照自己的內心,並不斷做著惡念生起即除去的功夫,以使內心清靜)的方法,按照「已生惡令斷,未生惡令不生;已生善令增長,未生善令生」的原則,改善自我的內心狀態。

四、與人為善成就和諧社會

       當內心的善念被不斷地增上,改善他人現況和周遭環境的動機和心念就會被激發,接著人會願意投入個人的心力、精力、錢財、時間以改善周遭人事物的狀態。目前台灣的社會因為慈濟的啟發,經過幾十年的薰陶,「做志工」的風氣已漸漸打開,除了慈濟以外,也有很多的機構和團體引領有緣人士學習志工行為。不求回饋地為他人付出,回報的不但是自心善種所引發的愉悅和滿足感,他人對己的感恩心,也在他人心中種下善種,如此「以善引善」,善良在社會中環繞,最終能夠成就和諧的社會。

五、結語

       善惡的轉換是不容易做到的,卻是人生中必須要學習的一堂課。己之惡只能引起他人之惡,最終造就「惡意的社會」。「以善引善」是我們應該學習和追尋的人生目標,透過自我內心的善惡轉換,和對外愛與關懷的行為,落實對人的「善意」,成就「善意的社會」,居於其中的人們也才因此能夠享受幸福人生。

 

分享:
:::

教育領航

提升善念 成就和諧社會
行動公益 愛飛揚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