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面對文化多樣性:多元文化教育的挑戰與契機

暨南大學國際文教與比較教育學系洪雯柔教授 11/10/2020 1117 點閱

  在全球化的移工與移民流動中,從越來越多因為工作或其他原因而遷徙的流動人潮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認同的多元性,移民者來自甲地、遷徙前往乙地定居,則其認同的定位點難以界定;若是再加上跨國婚姻所形成的現象,則其認同更是多元。種種都將影響國家的教育內容,甚或必須特別開設移民教育,以因應越來越多移民的教育與認同問題(洪雯柔,2002)。這是近二十年前的預測,是現在的事實。如果文化認同都是多元且流變的,遑論外來文化帶來的衝擊與融入,加上國內族群原本已有的多樣性,培養多元文化素養以瞭解文化多樣性、尊重與包容異質文化、能夠調解不同文化間的衝突且彼此溝通與合作,能夠融合與創新新文化,就成為基本要務。

  臺灣也面臨這樣的現象與需求,若單純以人口的移入來看,以108年底國內已取得國籍新住民的人數統計觀之,人數已逾55 萬人(教育部,無年代),約佔總人口數的2.4%,超越原住民族;而若納入尚未取得國籍的新住民,則比率更高。觀諸新住民子女人數,根據教育部(2019)最近一期的《新住民子女就讀國中小概況分析(107學年)》所指出的,107學年新住民子女學生的人數比率在國小為8.45%,國中為11.04%。

  因之,隨著移民與新住民子女的人數成長與比率提升,教育部(無年代)指出,108年持續推動「新住民教育揚才計畫」,藉由「營造友善學習環境」、「建構語言學習體系」、「深化融入及適應能力」、「落實輔助學習資源」、「促進文化交流理解與尊重」等10 項行動方案,以培養學生發揮語言與多元文化優勢、協助新住民適應我國環境,並讓一般民眾了解多元文化意涵,共創友善融合的社會。

  如第一段所述,多元文化素養是當代教育的基本要務。本文先不論原住民族文化對教育現場與學生相關的多元文化議題,僅聚焦在新移民。雖然新住民子女幾乎都在臺灣成長,受到新住民父母之原生文化或語言的影響較小,但是社會與教育體系中對新住民原生文化的觀點與態度,的確會對新住民子女學生帶來人格、人際關係與成就的影響。一如Sonia Nieto所指出的,種族主義和其他形式的制度歧視,與學生的教育成敗很有關係(陳美瑩、李榮彬、王派仁、陳麗如譯,2008)。因之,培養出具有包容性的多元文化素養,是每個師生都需要的,並不限於新住民子女。

  多元文化教育是減少種族主義的歧視、培養多元文化素養的重要管道之一。Nieto對多元文化教育的定義是:「挑戰且拒絕種族偏見與歧視存於學校與社會中,接受學生與學生所居住的社區及教師反映的多元特性,無論是民族、宗教、性別、階級等的多樣性」,而且「多元文化教育是社會正義的教育」(陳美瑩等譯,2008)。具體而言,多元文化教育先要挑戰主流文化為唯一標準、繼之提出文化多樣性的價值跟意義,進而讓不同文化的介紹與價值之敬重、其他生活方式的意義可以在教育體系被正視,突顯出對不同文化的接受與尊重;此外,Nancy Fraser提醒我們「平等參與」才是真正的文化肯認(Recognition),是讓不同文化跟文化群體有平等的參與跟發聲機會,是愛跟尊嚴的展現(張珍立譯,2009)。同時,也必須消除對不同文化或文化群體的不平等對待,以避免貶抑,表達尊敬。

  前述為主要概念,實踐策略可參考Tikly與Barrett(2011)奠基於Nancy Fraser、Amyarta Sen概念所提出的社會正義與能力取向。其著眼於教育如何促進個體、社區、社會所珍視之關鍵能力的養成,因之主張教育品質若要符合社會正義的要求,必須涵蓋三個交織的向度,分別為:1.包容(inclusion):獲取得以促進個體能力發展之優質教育的機會,以及排除影響不同團體學習的文化或機構/制度障礙。2.關連性(relevance),教育的產出必須對學習者具有意義,受到其所處社區的重視,也與國家在變動之全球脈絡中的發展優先事項相一致。3.民主則強調對於地方、國家、全球層級之公共對話與論辯的參與。

  具體實踐策略下:1.對不同文化的統整性與細節性理解:如果刻板印象是對其他文化的初步認識,是統括的、表面的、彰顯獨特性的瞭解,是讓我們理解特定文化的第一步,那麼,不同文化內個案的深入的瞭解,有助於我們深度理解文化、以及文化內的差異性。一如Maxine Greene(陳美瑩等譯,2008)所建議的「更重要的是,提供訴說所有多元故事的機會以詮釋民族的背景,以將這些可貴的經驗織入美國多元性的大拼布」。2.瞭解學生的背景與學習類型:如果「去除學生種族和文化之脈絡的教學與學習,會使學生完全實現潛能的機會降到最低」(陳美瑩等譯,2008),那麼,瞭解學生家庭背景(族群、社會階級、經濟、宗教等)及其對學生的影響,且探究學生在文化價值與學習上的偏好、個人差異,規劃多元的教學策略以因應之,是提升學生學習成效、自我尊嚴、文化認同的方式。3.老師必須挑戰學生,成為「溫暖的要求者」:友善的面對學生,卻給予嚴格的期望。Nieto參考其他研究結果,發現老師的關心、幫助讓孩子有歸屬感,這種和學校相關聯的感覺,讓他們有歸屬感,幫助他們學習,使他們有很大的機會成為成功的學生(陳美瑩等譯,2008)。而對學生的嚴格期望,則有助於形塑出成長型心態(growth mindset),激勵學生不畏懼失敗與挫折,面對文化多樣性帶來的種種挑戰與機會。

  多元文化教育是一個由個人、教師、學校、社會整體共同建構的歷程,希冀建構出具有文化包容性、欣賞文化多樣性、具備文化調和與融合能力的公民。期待透過社會成員點點滴滴的共同努力,一如漣漪,逐漸形構出整體社會的變革。

 

參考書目

張珍立(譯)(2009)。肯認與差異:政治、認同與多元文化(Scott Lash與Mike Featherstone主編)。臺北市:韋伯文化國際。(原著出版年:2002)

陳美瑩、李榮彬、王派仁、陳麗如譯(2008)。肯定多樣性 : 社會政治情境下的多元文化教育。(Sonia Nieto原著)。嘉義市 : 濤石文化

教育部(無年代)。中華民國教育現況簡介—新住民教育。擷取自https://depart.moe.edu.tw/ED2100/Content_List.aspx?n=0AC9060A0D2CE9E1

教育部(2019)。新住民子女就讀國中小概況分析(107學年)。臺北市:教育部。

分享:
:::

教育領航

面對文化多樣性:多元文化教育的挑戰與契機
「新」心相映 「緣」來ㄧ家人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