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推動運動發展 基層培育到社會參與

行政法人國家運動訓練中心公西靶場主任馮勝賢博士 11/08/2024 268 點閱

  現今社會對運動的多元發展和職涯認同日益重視,與筆者早年從事棒球運動時不同,當時棒球在國際賽場上為國爭光而受到較多關注;如今政府更全面支持各項運動的均衡發展。在這樣的氛圍下,筆者認為,要進一步推動基層運動的全面發展,有幾個具體可行的要點。而這些目標,也在教育部體育署的體育運動政策白皮書中逐步落實,並呈現出階段性的成果,包括:

一、加強優秀運動員的培育機制與競賽制度

  持續增加核定資源,並建立體育班績效制度,以及加強我國在國際競技體育的實力,是深化體育發展的重要關鍵。而這一切取決於學校體育階段的運動人才培育機制。首先,應建立選拔、訓練、比賽和輔導一貫的培訓制度;其次,為了讓各級學校的學生都能依其能力和興趣參與運動競賽,政府於2015年先後修正「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舉辦準則」及「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舉辦準則」,以達成增加奧運及亞運項目的目標。在政策推動下,2013年各級學生運動聯賽共有2,599支隊伍,約45,499人參賽,近年參賽隊伍已超過3,250隊,約有61,723人參與。這樣穩定的基層運動人口,特別是在學生運動聯賽的成長,對競技運動和全民健康而言,都是一項社會福祉。

  若參考美國近年來的發展模式,可以在高中之前讓選手多接觸不同運動項目,並在成長過程中逐漸轉向競技運動;同時,藉由俱樂部帶動運動產業,以促進地方型運動團體或社區的發展。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培養競技選手和觀眾群,還能吸引更多人走進球場觀賽。筆者相信,參與運動的美好體驗往往比競賽成績更重要,這樣的經驗將成為鼓勵選手在各個人生階段持續走進球場、甚至成為球迷的最佳催化劑。

二、建立運動傷害預防照護平台及防護體系

  早年剛接觸運動時,筆者對於運動傷害與防護並沒有清晰的概念,直到進入職業棒球領域,經歷高密度、高強度的賽事後,才意識到這是運動員應及早掌握的重要知識。如果能有及時的輔導與照護,許多有潛力的優秀運動員可能會擁有更長遠的運動生涯和更卓越的成就。令人欣慰的是,體育署於2014年試辦,委託國立體育大學、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國立成功大學及高雄醫學大學分別在北、中、南、東四區設立區域運動傷害防護輔導中心,並於2017年擴增至七大區域,由這些中心協助各區學校推動校園運動防護。這一體系聯繫全國133所教學醫院、醫學中心及地方診所,提供特約窗口平台或快速通道,為運動選手提供便捷的就診與照護服務。

  筆者身為棒球人,儘管近年來投入鐵人運動,對剛結束的職棒總冠軍賽、美國道奇隊在紐約的世界大賽,以及即將登場的世界12強棒球賽,筆者仍感到振奮。隨著各項賽事接連展開,棒球熱潮再次點燃了大家對這項國球的關注。筆者也期望優秀選手能持續與國際接軌,並鼓勵大家思考各階層優異選手的未來發展,以及他們透過國際交流及參與,提升臺灣的價值。   

  筆者更進一步思考,如果球場能成為企業投資的場域,那麼相應的硬體設施也必須提升,球場的改建應該進行全面性的改善。提供一個舒適且物超所值的球場環境,不僅讓觀眾感到滿意,也符合球員的需求。許多國外球隊甚至為了吸引新秀,積極翻新或改建球場,以吸引優秀棒球選手加入。近期大巨蛋的啟用,更證實了這一點,讓更多觀望中的地方政府或企業組織,能超越經濟考量,更全面地思考如何參與並支持運動發展。

  筆者認為,政策引導確實在運動產業上扮演關鍵的角色。然而,若要使運動健全成長,職業化未必是每項運動的最終目標。更重要的是,能夠與社會互動,並引入充足的企業與社區資源,促進這樣的正向循環,才是社會各界應該努力的終極目標和方向(如圖一、圖二)。走進運動賽場,讓人們從單純的觀賞轉變為參與,雖是長遠的努力目標,卻也能讓整個社會藉由運動獲得更多幸福與健康。我已經在實踐這種理念,邀請你也一同享受這樣的美好體驗。

圖一:馮勝賢教練推動「0560緣夢列車」,履行社會責任,為60校捐贈棒球設備,幫助基層運動發展。(圖片1)
圖一:馮勝賢教練推動「0560緣夢列車」,履行社會責任,為60校捐贈棒球設備,幫助基層運動發展。
圖二:馮勝賢教練結合企業資源,辦理「看準就撲,生涯共讀」活動,激發學生學習動機,促進運動參與與健康發展。(圖片2)
圖二:馮勝賢教練結合企業資源,辦理「看準就撲,生涯共讀」活動,激發學生學習動機,促進運動參與與健康發展。
分享:
:::

教育領航

普及化樂活運動 全面創新發展
推動運動發展 基層培育到社會參與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