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美感素養 營造美的角落

東山高中官書瑋組長 02/07/2025 2814 點閱

  身為美術專業的我,致力於將美感營造在生活中的各個角落,不管是衣服上的穿搭、空間中的擺設,創作上的色彩搭配,希望先從自己生活中看似微不足道的地方,開始營造「美」,未來在跟孩子分享美感時,才能成為學生的榜樣。還記得教育部自103年起推動「美感教育第一期五年計畫」,美感的培養與營造成為了美術老師關注的議題。而我在搜尋各項資料的過程中,對於美感教科書的推行深為感動,我發現人們開始有意識的想要將美的觀念傳承給一代一代的孩子。還記得在一部TED影片——「給我們一本課本,我們給孩子一座美術館」裡,創辦人陳慕天集結了各方的力量,將美注入在學生每天都會接觸到的課本中。這對於培養學生的美感是一個很大的助力,就猶如每天接觸數學,會慢慢開始與數學成為朋友;美感也是,學生每天看,自然而然美就慢慢在腦中形成,成為自己的一部分。

滿滿綠意妝點雄偉校舍(圖片1)
滿滿綠意妝點雄偉校舍

 

  美本來就存在於生活當中,只是我們缺乏發現,不是只有透過美術課的鑑賞才能培養學生的美感,美感是一種對生活的態度。用心去觀察、去發現,從日常的點滴中尋找美。當我們具備美感素養,並在生活中營造出美的角落,我們便能從中獲得無盡的滿足與愉悅,讓生活更加有詩意與深度。

垂柳拱橋相映增添校園詩意(圖片2)
垂柳拱橋相映增添校園詩意

 

  美感素養,也是現今學生需要具備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美感是一個長期且多元的過程,需要激發他們的創造力以及對生活中美的敏銳觀察。首先,我覺得最簡單也最能實行的方式就是讓學生學會從日常生活中發現美,例如建築的線條、街頭的色彩搭配等。也可以帶領學生討論為何這是美,讓他們彼此激發想法,理解美並不侷限於藝術作品,而是無處不在。

簡約的建築外觀更形塑學府氣息(圖片3)
簡約的建築外觀更形塑學府氣息

 

  再來,美感的表現不侷限於美術課,各科都能將融入美感教育,如數學中的對稱美學、科學中的自然形態、語文中的詩意描述,讓學生理解美與知識是相互連結的,能在不同領域中發現美的影子。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共同營造一個美的臺灣環境,學生每天所處的教室,走過的街頭……營造舒適、美觀的環境,讓無所不在的美,慢慢形成影響力。

  其實美感,不一定要花大錢去做改變,當孩子用心把教室的掃具排整齊、把自己的座位整理乾淨,從生活中的小事開始做起,在一個溫暖的午後,煦煦陽光灑落進教室時,這就是美。

分享:
:::

焦點話題

無所不在的美感經驗
美感素養 營造美的角落
臺中美感樂淘「陶」
土牛國小的美感實踐
戀戀泰安 在書香與美感中啟航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