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島嶼上的飯桌》

太平區建平國小蕭羽喬老師 04/07/2025 2455 點閱
《島嶼上的飯桌》(圖片1)

書名:島嶼上的飯桌:大蛤飯、木瓜粄、柴把湯、老酒麵線讓我們走進阿公阿嬤說不完的時代記憶。

作者:陸以寧、洪薏淳、陳奕璇、陳泳劭、陳佩君、陳亦琳、林瑋竣、高可芯

出版社:野人

出版日期:2022年09月07日

  當我們坐在餐桌前享用一頓飯時,很少會停下來思考,這道菜背後藏著什麼樣的故事。《島嶼上的飯桌》這本書,帶領我們走進那些承載著歲月與記憶的飲食文化,讓人不禁重新審視手中的食物,感受它所承載的溫度與情感。

  書中一道道熟悉的料理,彷彿是一扇窗,讓我們窺見不同世代的生活軌跡。翻閱這些篇章,我腦海裡浮現的不只是食物的模樣,更是那些與親人共度的時光——阿嬤燉了一下午的湯、媽媽用心炒的每一道家常菜,還有過年時大家圍坐在桌前分工包餃子的畫面。或許記憶中的畫面會漸漸模糊,但味道與情感卻深植內心,成為難以磨滅的一部分。

  最讓我觸動的是,書中不僅分享了料理的製作方式,更透過文字捕捉了飲食與人生交織的細膩情感:大蛤飯的滋味,不只是海味的鮮甜,更帶著漁夫與海共生的智慧;柴把湯的溫暖,不僅來自於燉煮的耐心,更蘊含了家人間的關愛與牽絆。這些食物不只是填飽肚子的選擇,而是一種時光的記錄,將人們的回憶與情感緊緊繫在一起。

  成長的過程中,我發現家裡的飯桌不只是用餐的地方,更是情感交流的空間。然而,隨著外食文化的普及,許多傳統的家常味道似乎逐漸淡去。《島嶼上的飯桌》讓我重新思考這些料理所代表的意義,書中的故事提醒我,真正的美味並不僅來自食材與烹調方式,而是其中承載的回憶與人情。這本書不只是對台灣飲食文化的紀錄,更像是一封寫給我們內心深處,那些關於家的情書。

  讀完這本書後,我忍不住想親手試做其中幾道料理,不只是為了品嚐味道,更是為了感受那份跨越時代的情感。我相信,每個人都能在書中找到自己記憶中的飯桌風景,無論是來自童年、家鄉,或是某次特別的相聚時刻。這本書值得每一個珍惜飲食文化、熱愛生活的人細細品讀,因為它提醒我們,飯桌不只是填飽肚子的地方,更是連結情感與回憶的所在。

分享:
:::

書香共聞

《你的人生,他們六個說了算!決定你一生的六種物質 》
《島嶼上的飯桌》
《瘋ChatGPT:顛覆未來,OpenAI 翻轉人工智慧新紀元》
《尋找故事開始的地方》
《人生沒有理所當然》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