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翻閱城事 讀創生活--林韋伶老師

立人國中張甯雅組長 07/02/2025 132 點閱

  在臺中市立立人國中,成立了一個充滿書香與行動力的社團—「讀創志工服務社」。這不只是一個閱讀與寫作的社團,而是一場走進社區、記錄故事、實踐人文關懷的行動。這背後的靈魂人物是閱讀教師--韋伶老師。

走訪校友開的爬咖啡(圖片1)
走訪校友開的爬咖啡

  「我們可能沒有去探險,但每一個境界來到我們面前,都可以成為探索自己和這個世界的通道。」韋伶老師語氣溫柔卻堅定。社團的起點來自地方學課程的開發初期,韋伶老師幸運地與「東海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團隊」合作,參與「故事櫃」計畫,開啟了這趟「翻閱城事」的奇幻旅程。透過與東海團隊實際交流,學生們更成為「在地好生活報馬仔」,將店家的精神與人情味透過文字記錄下來,傳遞出去。

  這一切的學習並不只停留在教室裡。韋伶老師堅信:「走讀的初心,是帶孩子們從關懷在地開始,腳踏土地有感走讀,運用文字、影像連結生活,傳遞愛,這將是同理、關愛世界的豐厚土壤。」在這樣的理念下,社團融合戶外教育與十二年國教的素養導向學習,更對應SDGs11永續城市與社區的核心目標。

  學生實地訪談由立中畢業學姊創立的特色店家,如雅蜜斯、爬咖啡、好蛋糧心事業,走訪臺中願景館、在地永續藝術家--大筆老師、永豐杏仁茶坊與蕉心時光青銀共學課程,並參與國際交流社拜訪社區里長,了解社區發展脈絡。這些走讀行動,都是讀創志工服務社最真實的課本,劉同學回憶道:「可以做跟平常上課不一樣的事,像是提案設計,老師陪伴我們修改訪談大綱,邀訪社區人物,讓學習真正走出教室。」

  韋伶老師將學校的校本課程「飛閱立中」向外延伸為「走讀城事」進階課程,穩固基礎閱讀與創作力後,發展跨域共備的課程模式,讓學生有能力、有勇氣、有方向地走進人群,說出觀點,實踐關懷,學生們不斷探索我能為社區做些什麼的社會責任感。

  陳同學分享:「老師會耐心地引導我們去思考如何行動,也能聽到不一樣的觀點,更願意去表達跟合作,也學會勇於接受挑戰做自己不敢的事。」在服務學習的過程中,讀懂世界,也創造改變。林同學認為跨年齡的交流是很特別的體驗,也發現其實跟長者對話很自在,藉由服務學習,發現年齡差距從不該是世代的隔閡。

  「當我們相信某件事的價值,就會勇於實現它。」這句話正是讀創志工社的核心精神,在韋伶老師與讀創社的努力下,社區不再只是生活的背景,而是一座可以學習與連結的開放教室。這群人正用最踏實的方式,寫下屬於他們與城市共同成長的篇章。

舊城踏查 食光之旅(圖片2)
舊城踏查 食光之旅
分享:
:::

人物特寫

翻閱城事 讀創生活--林韋伶老師
德行領導 惠我潭陽--吳德惠校長
深耕戶外教育--許彩梁老師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