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專業省思~愛與和平的校務評鑑精神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師教育研究中心陳盛賢主任 08/28/2014 2415 點閱

一、前言

        臺中市新取向校務評鑑已完成第一梯次與第二梯次受評學校的實地訪視,目前這八梯次的推動為第一期,第一期的四年自102學年度至105學年度,而第一期的重點是「聚焦學生學習與教師教學」的評鑑主軸,打開教師的教師大門,彼此成為教師專業的信任社群,引發教育專業活動的「專業省思」;而未來則是「聚焦學生與教師的情感教育互動」,希望讓教師的教育活動中看見愛,可以感受到學校教育夥伴的支持,每位學生也可以在進入校園時,是感受到有希望與愛的,這也回歸到此次評鑑的兩大精神之ㄧ的「愛與和平」。不過,專業省思-愛與和平並非分別為第一與第二期時才推動,而是推動時,就一直貫穿這兩個精神。

        筆者從今年的2月開始陸續說明臺中市新取向校務評鑑的重點概念,分別說明了新取向校務評鑑的意義、教學專案檔案、校務評鑑成績、校務評鑑即學校改進、亮點學校意義、省思式教學觀察、自我改善行動等七個概念,此亦與過去校務評鑑比較不同之處。本期最後說明此次校務評鑑的精神-「專業省思,愛與和平」,之後將先挑選五大面向的各評鑑項目指標並分析其概念(先說明比較容易忽略,或較有迷思的指標),並也說明後續第二期的推動重點。另每次的校務評鑑概念的說明,不採論文報告的方式,而是藉由一般的短文方式介紹,希望大家可以在短暫時間內可以閱讀而理解。此次說明校務評鑑的精神-「專業省思,愛與和平」,也是希望藉由短文與生活化的語詞,讓大家明瞭。

二、校務評鑑的精神─專業省思

        筆者希望臺中市的校務評鑑是「專業省思」的,其內涵是「導引每所學校的改進與行動」。其實專業省思的部分,在上一期(103年8月/第39期)的自我評鑑與自我改善行動,與103年5月(第36期)的校務評鑑即學校改進,已有初步說明。我們在推動校務評鑑時,最重要的時刻,不在於評鑑當日的實地訪視活動(但是我也知道,大家會認為那一天關乎評鑑成績,所以最重要),因為實地訪視委員再如何厲害,也不容易藉由ㄧ、二天的訪談與觀察,就能確認學校四年來的所有發展情形,訪視委員僅能就其專業,盡可能協助提供部分建議,或與學校的對話中,共同找到盲點與未來的發展方向。

        其實校務評鑑乃是對於整個學校活動的專業評鑑活動,而學校的發展並非是在評鑑結束後才開始,而是從定期的專業省思與自我改善行動中開始;也就是說,實地訪視前的準備,讓全校所有教育夥伴共同省思,此時就已經達到大部分的校務評鑑功能,其次實地訪視當日,面對外部評鑑委員的建議時,藉由專業與多元意見,可以再強化我們對於本校校務發展的專業省思,所以導引每所學校的改進與行動,並非在校務評鑑成績公布後,而是定期的自我改善行動省思中就會進行;基此,當第二期校務評鑑來臨時,實地訪視委員要看的是「從第一期到第二期校務評鑑中,學校改進了什麼[1]?」。

三、校務評鑑的精神─愛與和平

        「愛與和平」是臺中市新取向校務評鑑的精神,也是特色,筆者也先說明要達到「愛與和平」,就要先肯定每一個人的努力與奉獻,之後就是成員彼此關懷與支持。

        目前似乎沒有一個國家、評鑑機構與方案評鑑是提出這個精神,所以剛開始在臺中市中小學校務評鑑說明會中說出這個特色時,大家覺得有些莞爾;在訪視委員的工作會議說明時,也讓大家稍微不可理解。以下先說明此概念的意義、形成與落實情形。

        筆者在102年各行政區的19場臺中市中小學校務評鑑說明會中,提到筆者在所服務的國立臺中教育大學,之前接受教育部的轉型評鑑時,本校遭受到教育部的不公平與無禮的對待情形,某位實地訪視委員在綜合座談時,以趾高氣揚態度批評學校校務轉型發展計畫(教育大學在面對高等教育環境轉變與少子女化的趨勢下,所進行的變革發展與轉型)是0分,筆者身為校務轉型發展計畫實地訪視的承辦人,聽到這些評語時,心理是很難過的;再加上訪視委員一直不信任教育大學的發展,一直認為只有整併教育大學才是最好的發展方向時,我也感受到雖然部分訪視委員的學術成就甚高,但是他的意見就是正確的嗎?他是否有偏見呢?這樣的不尊重受訪學校的實地訪視,好嗎?當時訪視委員歧視教育學與師資培育學術的情形,我也能感受到,我想所有研究教育學的教師,感受會好嗎?

        我想到如果一個評鑑活動,讓評鑑者與受評者產生大太的高低地位,絕對不是好事。此時很容易讓受評者心中開始會害怕評鑑委員,甚至開始想欺騙評鑑委員,此時我們很可能只是辦完了評鑑活動,但是達不到評鑑的功能。我們應該有ㄧ個信任的評鑑氛圍,而這需要愛與和平的評鑑精神。

        在規劃此次校務評鑑時,筆者恰好與國立科學工業園區實驗高級中學校長與主任們討論此校務評鑑計畫,討論到許多當初新竹實中接受美國西部大學校院認可協會(Western Association of Schools and Colleges, WASC)評鑑的細節,我也說明過去我遇到的評鑑不舒服情形,當時說完時,因其中ㄧ位老師提到愛與和平的生活方式(此與當日的研討主題無關,是另一件事情),愛與和平的概念卻導引我開始重新開始省思校務評鑑活動,是否因為失去了這個特質,所以我們也失去了評鑑活動的靈魂。

        筆者一直認為校務評鑑是要幫助學校改善的,而且要真心的改善,而非形式的改善,所以筆者並非以「校務考評」的方式在執行校務評鑑(雖然筆者也知道,這種想法可能暫時不能被部分人接受),而是以校務評鑑即學校改進的方式在進行者。此時,提供每個梯次的試寫工作坊、給予接受教學觀察教師的肯定話語、拜託各位評鑑委員以愛與和平的精神愛護每所學校、目前也研擬出學校的準備事項檢核表等……,筆者也知道目前還有ㄧ些小缺失,筆者也誠心、虛心問受評學校與訪視委員們,如何改進。

        筆者希望校務評鑑的專業省思精神導引著各項學校制度,讓學校可以更優質;至於校務評鑑的愛與和平精神,我想用我自己的觀點改變,向大家說明:兩年多前,我還存在著「評鑑就是讓表現差者離開」的想法,因為只要有評鑑,就會有好壞,此時就可以獎優汰劣。但是,我後來在規劃臺中市校務評鑑中,逐漸體會到「藉由評鑑來獎優汰劣」的市場競爭原理,不適合學校組織與教育活動;應該是「藉由評鑑來導引省思,找到改善動力」,而這個「改善動力」落實在全校時,就是學校的自我改善行動,而這個「改善動力」落實在學校教師時,就是教師的專業社群。不要讓任何ㄧ位老師在校園中是孤立的,老師彼此的關懷與專業支持,會讓老師在校園中更有成就感與價值。而這些不會是口號,會慢慢地反映在校務評鑑的制度導引中。

        筆者在今年7月(第38期)臺中市校務評鑑的教師壓力與省思式教學觀察(以下重複其內容),提到省思式教學觀察的重點在於欣賞與強化他人的教學特色與優點,省思個人的教學迷思與缺點,其次才是評論他人的教學缺點,所以在臺中市校務評鑑的教學觀察文化建立之初,不急著告知他人教學缺點,而先從肯定每位教師的教學特色與優點開始,等到彼此的社群信任文化與教學觀察專業都俱足時,再來評論他人的教學缺點也不遲,切忌不要讓教師的教室大門又關了。

        或許有人會說:如此先肯定他人的特色與優點,而沒有告知其缺點,是否過於鄉愿呢?筆者認為不用急著告知教學者的缺點,先將彼此的社群信任文化建立是更為重要的,而且當教學者看完其他場次的教學觀察後,其實絕多數人會自己知道個人缺點而逐步改進的。或許會有人再問:如果有些教師自我感覺良好時而不自知,或是此位教師目前已經教得太差時,怎麼辦?筆者認為如果有信任的專業社群夥伴,此時教師夥伴所提出的「直接建言」比較能讓自我感覺良好的教師接受,其次ㄧ位教學很差的教師通常不是一天造成的,如果建立ㄧ兩個月的信任教師社群夥伴一起協助他,甚至是常常在教室內共同出現,在霍桑效應與信任文化中,應會對教學狀況不佳的教室活動產生很大的改善。如果能讓省思式教學觀察帶動專業教師的信任社群文化,並帶來彼此的社群夥伴支持,那就可真正落實此次校務評鑑的核心價值-專業省思,愛與和平。

        所以,如何讓每一位教師在校園內是有歸屬的、感受到支持的、在面對教學挫折時,有夥伴可以支持的、省思式教學觀察是有益的、讓學校有ㄧ個彼此信任與支持校園文化,有ㄧ個愛與和平校務評鑑,是目前的推動重點(筆者知道改變ㄧ個評鑑文化不容易,但總是要有個開始,加上動機是善良的,之後ㄧ步ㄧ步地走,以人性化的制度導引文化,就會遇到大家的理想)。

四、結語

        此次校務評鑑精神在於「專業省思,愛與和平」,導引每所學校的改善與行動。敬請各位教育夥伴協助思考,目前的校務評鑑如有不是從「專業省思,愛與和平」出發的制度與情形時,敬請指導本案執行單位─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師教育研究中心。讓我們一起改變臺中的中小學教育。

[1]「從第一期到第二期校務評鑑中,學校改進了什麼[1]?」是第二期的訪視重點,第二週期的校務評鑑,規劃將檢視學校四個學年度的自我評鑑與改善行動計畫,規劃如果自我改善行動不佳,就不可列為特優(有關第二週期的評鑑重點與作業,規劃於104年上半年說明);另目前將告知所有評鑑委員,如果學校可以找到內部缺點,又能落實自我改善,已有成效,就不要列入建議與改善事項,而是寫入「自我改善成效」的特色,自我改善成效越佳,校務評鑑成績應更佳,如此才能導引各校願意投入自我改善行動。

 

分享:
:::

教育領航

以故事串起今年夏天的回憶~國際英語說故事活動
專業省思~愛與和平的校務評鑑精神
談教師共聘制度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