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少子化下的學校經營

臺中市政府教育局 賴清標局長 12/01/2011 3782 點閱

       生育率下降是已開發國家的共同現象,台灣不但沒有例外,反而更嚴重。民國四十年代、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台灣每年的新生兒人數都在四十萬上下;七十年代到民國八十六年,每年還有三十幾萬人;民國八十七年,首度低於三十萬人,此後逐年下降,九十四年降到二十萬人左右,去年更只有十六萬多人。

       少子化導致學校的學生生數減少,嚴重的話可能帶來減班的後果,而一旦減班,就會出現超額教師。因此,在少子化的壓力下,許多學校都想盡辦法吸引學生,包括努力辦學、發展特色、對外比賽、加強宣傳、提供獎金、贈送禮物、攏絡家長等,凡是有助於招徠學生作法,都有學校採用。但是學生數就這麼多,各顯神通的結果,有學校學生數增加,就有學校學生數減少;換言之,這是一種零和競爭,不是你贏,就是我輸。這樣激烈的競爭,使每所學校教師都感受到很大的壓力,也使鄰近學校間喪失和氣。

       為了吸引學生,而努力辦學、發展特色是好事,但各校也應體認到學生總數不會因競爭而增加,因此,只要能確保學區內的學生都能進入學校就好,沒有必要想方設法挖來他校的學生。甚至可否轉變觀念,將校際間的競爭變成合作;也就是鄰近的學校組成策略聯盟,師資、設備等互相交流,讓學生獲得最好的學習;如此一來,學生也就各安其位,不會想要越區就學。

       至於每一所學校則應建立全校教師共同教導全校學生的認知,尤其是只有六班,每班人數不足十個人的學校。目前這樣的小型學校依然按年級分班上課,但是有些班只有三、五個人,人數太少,上課氣氛冷清,學習效果並不好。如果能彈性安排班組學生,有些課可以全校合成一班上課,例如體育;有些可以按程度混齡分組,例如英語、數學;有些學生則可給予個別輔導。這樣的彈性調配,必定可以使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讓少子化導致的班級學生數減少,真正帶來學習效果的提升。

       總之,少子化,生源減少,已經是既定的事實,如何在教學上發揮少子化的正面效果,而非落入爭搶學生的激烈競爭,值得校長和教師們深入思考。

 

分享:
:::

教育領航

少子化下的學校經營
「課室教學觀察」在霧小
淺論對當前國語文教材適度「在地化」的可行性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