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中小學美感教育的實施近況與展望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美術學系陳懷恩副教授 12/30/2015 2747 點閱

中小學美感教育的實施近況與展望(圖片1)

一、前言

       《藝術教育法》修正案2015年12月11日於立院三讀通過,修正案開宗明義提出:藝術教育的目的應增進全民的藝術涵養、美感素養與創意能力。因此將透過藝術才能班評鑑機制,專款推展各級學校辦理專業藝術教育活動……等措施入法,希望達成藝術教育紮根,並藉此提升國民美感素養。

二、臺灣美感教育的發展

       近代中國與國民政府推動美感教育的歷史其實相當悠久,1903年之後,王國維、蔡元培、魯迅、梁啟超……等學者均曾大力倡行「美育」、「情育」、「情感教育」或「趣味教育」,視藝術為情感教育的利器,希圖借藝術教育開闢一條改造國民的大路。美育前輩清楚地遵循以康德、席勒、叔本華為代表的德國古典美學,並以席勒式的審美教育說法來理解美育──美感教育。

       當然,生活各層面都有美的問題,一切可以促成人生美化的事物也都可以構成美育內容。不過,美感教育提倡之初,由於考量美育主要是在學校裡進行,因此談論的多是藝術。這也是目前臺灣美感教育以藝術教育為主軸的起始。

        若回到當前情境來看,臺灣中小學美感教育課程演變至今又有不同的發展。1994年教改啟動,2001年實施九年一貫課程,國民教育改以「基本能力」為目標,以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為實施畛域。美術教學現場成果憂喜參半:某些教師依循教學指引進行教學,或者過度依賴美勞材料包作為創作媒材和內容,很容易就違背藝文領域強調培養學生創意思考能力的目標。然而致力於創意和生活結合的教師,也仍努力調和並增加美術教育的內容,並且試圖導引美感鑑賞的多元性與時代性。

三、臺灣美感教育的展望的發展

      《藝術教育法》修正案事實上和教育部美感教育第一期五年計劃: 「臺灣.好美~ 美感從幼起、美力終身學」(2014年~2018年)密切關連,已於2013年8月簽陳核定,此一計畫總經費約42億元,七項政策包括:美感教育從幼起;美力終身學習;藝術青年播撒美感種子;教師與教育行政人員美感素養提升;厚植美感教育研究發展實力;美感教育點線面;適性揚才,全人發展。將透過「強化藝術與美感的課程與教學、提升教師及行政人員的美感知能、藝術專校攜伴共創美感行動」等方案,帶動學生在生活中培養美感。

       五年計劃中的「整合型視覺形式美感教育實驗計畫」的全民美育方案,委由總統府資政漢寶德先生主持核心規劃小組,下分總計畫學校,北、中、南、東四區基地學校,以及縣市種子總召學校,加上兩項考核型子計畫,藉以培訓全台美感教育種子教師及學校相關行政人員。工作依序由教材研發、實驗課程、研究分析,最終將美感教育課程納入國高中職正式修習課程,全面落實美感教育課程的實踐。此一方案事實上涉及所有計劃對於「美感」概念的界定與釐清,特別值得觀察。

       漢寶德對臺灣的非美感環境一向深感憂心,他認為過去數十年來的美感教育從未成功過,揆其原因,完全因為美感教育被理解為美術教育,從而使臺灣缺少專門的「美感教育」課程。對漢寶德而言,美感就是對「美的形式的感受」,而臺灣的美感教育現況可以說是:民眾對生活環境之美醜,視而不見;或視而能見,但無感;或視而能見,亦有感覺,但不知為何如此。設使能讓本國的「美感教育專家」善盡教育責任,經過專家指點,使得目前擔任國民教育大任的教師群成為視而能見、能感受,又知道為何如此,同時又能將其教導給下一代的第一線教育者,則臺灣社會美感教育的窘困現況庶幾可以大幅改觀。

四、結語

       漢寶德先生的風範與教育熱情值得感懷,但是現實上,這項計畫還是無法擺脫「甚麼是美感?」與「誰才能教美感?」的美學爭議。美感教育的內容究竟該不該脫離美術範疇,轉向設計或文化表現的實驗。修正案無法處理這個課題,仍待美學學者和藝術教育工作者持續投入思考和論證的行列。

 

分享:
:::

教育領航

110cm的高度看世界--談幼兒園美感教育
中小學美感教育的實施近況與展望
美感教育在學校能做的事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