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實驗教育辦學面臨的挑戰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張淑芳副教授 09/01/2016 2494 點閱

一、前言

    民國103年11月立法院三讀通過實驗教育三法,包含「高級中等以下教育階段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簡稱「非學校型態」)、「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簡稱「學校型態」)以及「公立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委託私人辦理條例」(簡稱「公辦民營」)。此舉不僅鼓勵教育創新與實驗,更加保障學生學習權及家長教育選擇權。

其中,臺中市已有多個團體和機構辦理「非學校型態」的實驗教育,甚至有辦學10年以上的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團體和機構。另外,由家長申請的學生「在家自學」實驗教育計畫也適用「非學校型態」的條例。

    至於「學校型態」實驗教育,以私立實驗教育學校為主,包括學校法人新設、現有私立學校改制或非營利私法人申請設立之學校。公立學校得於不逾其所屬同一教育階段總校數之百分之五原則下辦理「學校型態」實驗教育。臺中市自104學年度起,陸續有公立國民小學實施混齡實驗教育、或轉型為原住民實驗小學等。

    臺中市的實驗教育未來也將越趨多元,為中部的教育發展開創新的里程碑。本文僅就公立學校辦理實驗教育、民間申請辦理實驗教育以及回應家長對實驗教育的期待等三方面,剖析實驗教育辦學面臨的挑戰。

二、公立學校辦理實驗教育的挑戰

    公立學校可以部分辦理實驗教育或全面轉型為實驗學校,其改變的幅度自然不同,但相同的是都要取得社區和家長的支持和信任,這是實驗教育理念溝通與宣導的挑戰。教育觀念要一夕改變是不可能的,從實驗教育計畫的擬定開始,內部溝通加上外部宣導,需要不斷的進行,相關人員的深度了解對實驗教育的推動有莫大的助益,否則就會變成阻力與抗拒,一定要重視實驗教育成功關鍵的支持力量。

    其次,實驗教育推動有賴於專業和持續的課程研發與教學創新,以公立學校來看,實驗教育辦學的靈魂人物即是校長,如果校長能突破任期的限制,持續帶領實驗教育團隊,引進實驗教育相關專業人力與資源,進行課程研發與教學創新,發揮良好的課程領導與教學領導的功能,相信實驗教育辦學必能事半功倍。

    再者,辦理實驗教育必須考量師資來源和專業培訓,現有教師的實驗教育相關專業知能提升、新聘教師的在職專業培訓等,都需要額外的研習時間和培訓經費。

    另外,為辦理實驗教育,公立學校的環境與空間規劃、相關實驗教育設施等,也有必要更新或重新設計規劃,所需經費亦須考量編列。

三、民間申請辦理實驗教育的挑戰

    民間申請辦理實驗教育的方式,可以是「非學校型態」的在家自學、團體或機構,也可以是「學校型態」,甚至也可以「公辦民營」。不論何種型態辦學,所需面臨的挑戰類似,只是困難程度有別。除了與公立學校一樣要面對實驗教育理念溝通與宣導、專業和持續的課程研發與教學創新、師資來源和專業培訓、環境與空間規劃等四方面的挑戰,可能要克服更多的挑戰。

    民間的實驗教育辦學,在創辦緣起的說明要更有說服力,實驗教育理念的闡述要能讓家長清楚明白;要依據辦學型態的條例或地方自訂的實施辦法來撰寫實驗教育計畫。

    辦學空間與資金來源應該是民間辦學相當大的挑戰,合適的土地或校舍的尋覓、購買、興建或租賃等,都需要龐大的資金。

至於師資穩定與專業培訓,也是民間辦學的重要面向,雖然不一定聘請擁有教師證的合格教師,但其專業素養與穩定任教是必要條件,往往因為民間辦學所能提供的待遇不高和福利有限,也無法累計年資,因而造成人員流動,對辦學品質影響甚鉅,辦學團隊要設法克服。

    另外,民間興學要面臨實驗教育的經營和管理的挑戰,包含基本的人事、財務、總務、教務、學務和輔導等相關事務,若缺乏相關經驗,也會大大影響實驗教育辦學。

四、回應家長對實驗教育的期待

    實驗教育三法的通過,帶給許多家長一線新的教育曙光。多數的家長當然都願意把孩子送到公立學校就讀,但是也有家長希望孩子接受不一樣的教育,也有家長是因為孩子有個別需求或需要轉換學習環境而考量實驗教育。

    實驗教育的辦學,要能回應家長對實驗教育的期待,應該更加重視與家長的溝通,甚至邀請家長參與辦學。在學生入學之前,對家長進行實驗教育理念的說明是必要的,有時候也必須辦理家長的實驗教育研習或體驗工作坊,帶領家長更深入了解。

    班級導師在親師溝通時,更應把焦點放在孩子的全人發展與品格養成方面的表現,因為多數家長會選擇實驗教育,重視的不再是分數和成績,人格和品行的陶冶才是重要的。

五、結語

    實驗教育帶來不一樣的教育視野和發展的可能,對辦學團隊來說,具有極大的吸引力,但也必須付出心力、克服挑戰,只要是為了學生的美好未來所做的努力,相信一切都值得。期待臺中市的實驗教育辦學能更加穩健,提供家長和學生更加多元優質的教育選擇。

分享:
:::

教育領航

實驗教育在台中
傳承不滅——從達觀到博屋瑪
實驗教育辦學面臨的挑戰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