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多元美感 校園展新頁

社會教育科許正昌候用校長 05/31/2017 1553 點閱

     「美感」是城市進步的表徵、社會成熟度與現代公民優質素養的指標之一,而教育是評斷國家競爭力的重要向度,也是導引重塑價值體系和社會文化發展的原動力,適此,越進步發展的國家也越重視美感教育,尤其是在知識經濟時代,各種產業更需要在產品及服務上附加關鍵性的美感價值,以提升產業的競爭力。

       教育部在103年頒布《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訂定第1期5年計畫(103年至107年),以「臺灣‧好美-美感從幼起、美力終身學」為目標,希望藉由藝術與美感教育的持續紮根,落實「創意臺灣、美力國民」的願景。而本市美感教育政策亦是「以人為本」,致力於美感素養涵育從幼起,深耕於各級學校校園,並以跨域整合的方式推展到社區,進而廣澤全臺中,培養市民美感素養,期待醞釀出屬於「臺中‧好美」的美感文化之都。

       綜合上述,臺中市政府教育局(以下簡稱本局)研訂104年至107年施政白皮書「深耕美感教育,提升藝術涵養,推動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發展策略,藉由各教育階段計畫的長期深耕,厚植本市美感與文創的軟實力,希將美感化為具體經驗與行動,引導學生從生活發現美感,將美帶進生活,以扎根美感教育,並落實「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之「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藉以提升全民美感素養為目標,進一步達到「強化學習者美感課程及體驗」、「營造具美感的校園環境」及「提升教育工作者美感知能」的目標。

  茲就上述目標,本局研擬執行方向如下:

  (一)強化學習者美感課程及體驗:

  結合輔導團、學(群)科中心,透過課程發展及教學設計,建構適齡適性且連貫銜接的美感教育課程體系,豐富學習者對生活中人事物的多元感官體驗,而能對其覺察、詮釋、賞析、表達與分享。

  (二)營造具美感的校園環境:

       兼顧並融合校園及周遭社區的自然生態、風土景觀、在地文化等條件,整體營造具有美感之校園環境,涵養學生美感,提高學習興趣,增強學習效果,以達收潛移默化之效果,並彰顯學校特色。

  (三)提升教育工作者美感知能:

       透過有系統課程與教學方案之研發、實地體驗、案例研討、共備互學、行動實作等方式,引入外界資源,以開拓教育工作者美感視野及實作能力,持續專業精進。

       依據上揭執行方向,本局除賡續補助辦理傳統藝術教育活動、提升校園展演品質、認識在地藝術家巡迴展與各項藝文競賽等優質美感方案之外,更透過山、海、屯、中(四區)美感教育資源中心學校辦理結合在地社區特色的美感活動。今(106)年度也順利申請到教育部競爭型計畫補助款500萬元,挹注本市分區推動多元美感教育方案,如:在地美感移地教學、校園美感情境規劃設置與環境改造、幼兒園美感及藝術教育札根、花博GNP融入學校美感教育本位課程、藝術家駐校等14項方案。為本市美感教育的推動再次開創新頁,藉以豐富孩子們的美感體驗,厚植孩子們的美感知能,提升孩子們的美感生活。

分享:
:::

教育領航

美感的敢受與實踐
多元美感 校園展新頁
源自於生活 實踐於生活的美感教育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