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美感的敢受與實踐

臺中教育大學人文學院魏炎順院長 05/26/2017 1505 點閱

一、前言

       美感應該是每個人一種天賦本能,因為每個人都有感受到美好事物的能力;例如讚嘆日出的映象、夕陽美麗的悸動,欣賞氣質優雅的新娘,溫文儒雅的帥哥等,其展現是如此舒適、愉悅的感受,是呈現一種和諧、均衡、良善等的原則,為人類本性所共同的感質與感動。美感符應具個人主觀感受與群體普遍特性的內觀與外觀的變異與選擇。美,呈現在個人身上,也體現在族群集體社群上。人唯有透過美感的敢受與實踐,使得人類的理性、感性與精神性能獲得整體和諧的開展,如何敢受?如何實踐?

二、美感的敢受

       美感的敢受,敢於放慢腳步,享受時間,就是閒適,一種態度,主要的作為在發現與觀察,發現與觀察是想像力與創造力的辯證,能發現自己周遭景與物的更替,如四季的變化、樹木的成長、花朵的綻放、天空的白雲、善行的舉動,建築物的樣式,汽車的造型等,或細思午後一杯花茶、咖啡的醇香歷程;老師穿著的服飾與認真身影的背後等等,因為這樣,才能好好的了解變化與幻化,虛實與巧妙,空靈與激盪,傾聽敢受背後能量的澎湃,展現人與生活、思維相乘的加持,凸顯漂浮在感受美感的本質上,創造追尋客體世界的自身規律性以求真;追沐人類的主觀目的性以求善;實現創作本質力量的對象化以求美。

三、美感的實踐

       美感的實踐,在於淨心與品味,內觀而淨心與外觀映品味。淨心旨在安其心、觀其心、用其心,能平靜和諧的使心,則傾聽到心的和緩脈動,而表現於優雅,才能享受生活中的簡單與平凡。品味,品含有品行、品質、品德的意涵;味是趣味、姿味、回味的符應,加成起來,可指涉一個人的品質、趣味、情操與修為。因此,品味,不將視單純的物質表現,而是人生活中的每一個環節,如飲食起居、行為舉止、到思想觀念,亦可視品味的內涵與表達。因為淨心,可以判斷「美」、「好」和「善」的品味堅持。

四、發展美感素養

       發現與觀察的敢受為戒除機械式沉澱學習,淨心與品味的實踐則是廣被優雅的生活,需通過真、善、美足以完成。美感的敢受與實踐是唯物與唯心的變異與選擇,沒有絕對的定義與作為,而它難在可用正確的言語或公式解答,卻是一種思維的感性解謎,認為代表願意敞開心胸去接觸、嘗試,以嚮往有更深的意涵,當生活的經驗、生命的體驗夠豐富,才能累積厚度,從中找到一個屬於自己最舒適的位置,發展出自己的內隱美感素養。

五、結語

       而美感教育的落實,其實就是簡單、單純和乾淨。這種純淨本身就是一種美感,就是要避免髒亂,它必須落實在生活教育之中。學校,其實很容易塑造簡單、單純和乾淨的學習空間或角落之潛在課程與觸動,潛移默化後每個人天賦本能美感應該會自然流露。也許,美感是一種莫能致學(tacit knowledge)。

分享:
:::

教育領航

美感的敢受與實踐
多元美感 校園展新頁
源自於生活 實踐於生活的美感教育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