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童叟齊歡樂 協力造幸福

潭子區新興國小周文杰校長 07/30/2018 1076 點閱

       2018年是臺灣由「高齡化社會」邁入「高齡社會」的開始,因此如何增進長輩與孩子們的互動,即成為教育現場的重要課題。因此,教育局大力提倡老幼共學專案、代間家庭教育、樂齡課程以及衛生福利部長照計畫等政策美意,且學區長輩大都以務農和照顧兒孫為主,當時學校老榕樹感染褐根病,即邀請當地耆老講述榕樹爺爺的生命故事;其次,當本校將新建活動中心與專科教室,須拆除老舊鐵皮屋時,考量活化校地資源,便將其整理為開心農場,請志工玉女奶奶維護管理,進行食農教育;另,學校有一群富有教育熱誠的教師與家長們,有多元的專長與技藝,都願意奉獻嘗試讓長輩和孩子們共同學習,並擁有在地的慈濟醫院護理之家與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等社會資源;基於前述的背景與條件,本著「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地盡其利」的理念,啟航了校內老幼共學的里程碑。

       學校運用三維理念,統籌規劃各項資源,構築溫馨陪伴、共學分享及傳承的教育功能,在「空間軸」方面,以社區空間為教室,分為教育體系(學校教室與戶外教學場域)、社區系統(社區關懷據點和老人會)、醫療體系 (慈濟醫院護之家,認識長照及老人福利資源);「時間軸」方面,從原本正式課程延伸至週末社團,主動提供長輩與孩子家人更多學習和互動機會,使老幼共學效益相得益彰;「主題軸」方面:結合藝術創客、鄉土尋根、食農教育、科學創作與傳統美食等多元題材,加深加廣,活化孩童學習與發揮長輩風華。

       為使老幼共學落實於學校課程活動中,以豐富學生學習內涵,增進與長輩家人互動,茲將老幼共學活動與學校課程整體編配如下:

一、正式課程:透過本土語課,大家來讀冊,作伙來講台語;藝文課程共同製作花布天燈、手工藝品、合作吹畫、手指拓

       印;綜合課程手作巧克力及香包與手工烘焙;運用自然課程,長輩協同講解指導學生種菜過程;利用體育課健康促進,

       玩套圈圈和釣瓶樂,讓老幼增進互動與手眼協調。

二、活動課程:晨光時間欣賞踢毽與陀螺表演,藉由撥拉棒練習活絡健體;結合社區關懷據點,辦理「艾」在飛揚--製作草

       仔粿、「粽」葉飄香--包粽子、「芋」見幸福--手作芋頭粿等,看見長輩用心呵護指導孩子的神情,真是最佳的親情寫

       照;另規劃畢業生到慈濟護理之家擔任小小志工體驗;並於兒童節設計「舊愛玩心意.童叟牽手趣」系列闖關活動,以

       創意與解決問題為主,融入科學發想、健康知識、品格教育接龍、環保教育體驗探索以及長輩與學生互動童玩遊戲,集

       大成老幼共學課程所學。

三、週六課外社團:例假日鼓勵家庭社區進入學校一起學才藝完美FUN學趣,涵養美學與科學素養,主題包含了「藝術創

       作」--蝶谷巴特、花飛花舞趣、阿嬷「皂」您唷、吹吹ㄖㄌㄇ環保排笛、環保陀螺童玩、浮力好好玩……等,從操作中

       增進創客的樂趣與智慧。

四、寒冬送暖:以「共耕共食.老幼同樂」為主題,於歲末舉辦一連串共耕共食的活動,包含食農講座、自然教育講座與食

       農園地,指導「親手做」的體驗教育,進而培養學習者了解食物來源、增進食物選擇能力、並養成健康飲食習慣;俟蔬

       菜收成時,並由輔導組策劃辦理「大小神廚樂食育」活動,共同烹煮開心農場的食材,一鍋鍋熱騰騰的火鍋,熨貼每個

       人的心房,溫馨感人。

       俗云:「家有一老.如獲至寶」,透過長輩的智慧和經驗傳承,以及學生現代知識學習的交融、互動與共勉,顯現「大手牽小手.幸福帶著走」的終身學習意境,綻放出生命智慧的結晶與豐富性,讓長者風華再現,回饋社會,讓學生豐富健康成長童趣,進而深刻體會敬老尊賢,感恩惜福,共同創造臺中幸福城,讓整個社會更溫馨滿溢!

童叟齊歡樂 協力造幸福(圖片1)  童叟齊歡樂 協力造幸福(圖片2)

             奶奶玩套圈圈─大小朋友大聲加油喝采                創作環保陀螺童玩─利用回收的瓶蓋和泡棉達到平衡旋轉的效果

 

童叟齊歡樂 協力造幸福(圖片3)  童叟齊歡樂 協力造幸福(圖片4)

                        粽葉飄香─長輩傳承智慧,親情表露無遺                   製作環保排笛─吹奏美妙音調   

                          

 童叟齊歡樂 協力造幸福(圖片5)  童叟齊歡樂 協力造幸福(圖片6)

                          逐家來學台語─長輩與孩子都很專注學習                 共耕共食.老幼同樂─大小神廚樂食育

 

分享:
:::

教育領航

童叟齊歡樂 協力造幸福
老幼共學 共創幸福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