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結合技專院校落實「產學訓用」向上延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動力機械工程系葉進純副教授 11/05/2019 831 點閱

        近年來,臺中市推動青年希望工程,將技職教育連結「產學訓用」,在市府跨局處合作下,讓學習資源向上延伸、向下扎根,並與在地國中、國小、高中、高職、技專校院及產業資源串聯,培育技職人才,提升青年職涯發展能量。市府目前共推動15所市立國中、15所高中、6所科技大學與50家業者簽署合作意向書,例如:大甲高工辦理自行車及智慧機械產學契合式專班,媒合國中、高中、高職與自行車業者及科大;新社高中與農委會種苗改良場簽署意向書;市立國中與臺中高工、勤益科技大學合作,畢業後可參加臺中高工實用技能班,培育冷凍空調人才等。

        由於社會快速變遷、產業轉型及高等教育快速擴充,我國在人才培育上出現「學用落差」、「供需失衡」、青年失業率高等現象,亟待產、官、學、研共謀解決方案。人力是知識經濟時代的重要資產,也是產業升級與提高競爭力的重要關鍵因素,其中,專業(技術)人力的培育有賴大專校院的規劃與執行。然而,大專校院的課程、教學、實習、技術證照與就業間,卻常無法掌握產業資訊與需求,造成學用間的落差嚴重。一直以來,大學畢業生的「學用」落差,都是產業界反映人力不足的主要課題之一。為有效解決此一根本問題,結合教育部、勞動部與產業界,提出「產學訓合作訓練」計畫簡稱產學訓計畫專班。

        產學訓計畫專班主要係結合技職學校的學制、勞動力發展署(訓練場)職業訓練及事業單位用人需求,辦理符合產業需求之專班課程,由合作學校提供學校教育課程。這是很有效的方式,結合了「產業界+科技大學+職業訓練」的技職教育新典範,直接針對產業人才需求的職能,由勞動力發展署提供的「職業訓練」來提升大學青年的術科操作能力,由「科技大學」來提升大學青年的學科理論與設計能力,加上由產業界提供2至3年有給職(優於勞基法規定之最低薪資)的工作實務經驗,分署(訓練場)提供最長一年之專業技術養成訓練及輔導考取乙級(或單一級)技術士證照,學員完成專業技術養成訓練取得職業訓練結訓證書後,由分署及合作學校共同媒合學員至合作產業單位受僱進行工作實務訓練。讓大學青年於畢業的同時,已經具備:(1)1800小時的術科實際操作經驗;(2)可考上兩張該科系相關的專業級國家乙級技術士證照;(3)有3年大學學科理論基礎與該科系的基本素養;(4)2至3年該科系相關產業的實務工作經驗;(5)修過所有學術科學分即可獲得職業訓練結訓證書及科技大學文憑;(6)人生的第一桶金(累積2至3年的工作薪資)。可以看到本計畫對於技職教育的學生而言,在校期間,無論是學理或實務操作、實際的工作經驗和可獲得應有的薪資報酬,對於大學畢業後的社會新鮮人而言,打好基礎素養的學術科能力,未來的職業生涯亦充滿無限的希望。從計畫的設計上,只要各執行階段確實落實計畫精神,這樣的「技職教育」,一定能培養出符合企業所需的技職人才。透過教育與訓練的通力合作,在大學階段,就能培養出理論與實務兼具的實力,有紮實的理論與熟練的技術,學生於畢業時,就能成為受各產業歡迎並極力爭取的社會新力軍。

        本系目前也有參與「產學訓專班」計畫,個人剛好也擔任產學訓專班導師,時常會請學生分享他們目前工作與學習狀況,大部分對業界單位均非常滿意也感受受到重視,有些表現很好的同學被公司拔擢為單位主管,各人的薪資待遇也會隨著工作表現而不一樣,系上老師也會不定期至業界單位了解學生工作情形,由於參與本專班的學生年紀從18歲到30歲均有,都以自主學習態度來就讀本專班,因此上課學習態度很好。所以若能充分體認本計畫的目的,落實各個階段的目標,及各階段都有良好的銜接,必能達到本計畫的總目標,讓我國的技職教育培養出真正符合企業需要的人才,徹底解決一直遭人詬病的學用與訓用落差。有了源源不斷紮實的中、基層技術人力資源,才能提升我國產業國際競爭力,而這才是真正的技職教育改革新典範。

 

分享:
:::

教育領航

青秀臺中 產學創新 人才圓夢
結合技專院校落實「產學訓用」向上延伸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