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家庭共學 營造幸福

東勢區新盛國小陳美娟校長 08/05/2021 597 點閱
親子登山活動,增進家庭情感聯繫(圖片1)
親子登山活動,增進家庭情感聯繫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幸福家庭更是社會安定的關鍵,也是所有教育成功的關鍵。近來社會變遷急遽,現代社會中多樣性的家庭型態已不同於傳統社會,臺灣人口高齡化、少子女化情況嚴重,喚醒大家對經營家庭之重視更顯得重要。教育部於1998年提出「推動學習型家庭方案」,強調事先預防及終身學習的理念落實家庭教育。2003年正式頒定「家庭教育法」增強家庭教育的功能,並持續修訂「家庭教育法」普及家庭教育學習活動及資源整合,希望發揮家庭教育正向功能,進而營造溫馨友善的社會氛圍。

  教育部為全面推展家庭教育,在102–106年的「推展家庭教育中程計畫」中定名「3T」為「全家共讀、同樂、一起動一動」(Reading Together、Playing Together、Running Together)。陪伴是最好的教養方法,推廣全家人共學,讓孩子的學習夥伴不侷限於同學,藉由家人的互動共同營造親子、伴侶與祖孫之間的學習活動,家庭也變成學習的場所,進而帶動全家齊同閱讀、共學,讓家庭的幸福從共學開始踏出第一步。

家庭共學
親子一同學習

  「共學」是近年來提倡的學習趨勢,親子共學的重點是著重在親子之間的互動,互相成為學習夥伴的情感連結,家庭共同的學習事物要能融入小孩的日常生活中,家庭活動包括家庭休閒、家庭共讀、家務工作、家庭購物、家庭運動、家庭儀典、家庭生產活動、家庭參與社區活動、家庭參與學校活動、家庭參與志工活動等,可增進家人情感凝聚力及親密關係。舉凡母語的推廣應從日常生活開始營造母語充斥的環境,是典型的家庭共學;從親子之間相互陪伴學習開始,讓孩子不排斥學習新的事物,開始願意學習,享受學習,陪伴孩子走出教室進入社區,真實體驗深度探索,並且培養成生活習慣中的一部分,找到最適合孩子的學習方法,並掌握孩子的學習與成長狀況,在增進親子情感之外,也能將教養心得分享給其他家長,都理解能共養、共學的重要性與價值。

  規劃家庭共學的活動可配合愛家五到運動進行不同層面的學習:

 一、共聽:家長可以選擇床邊故事、聆聽音樂、英語學習、欣賞音樂劇或傾聽家人生活中的所見所聞,適時表達家人間的關懷與愛。

 二、共說:家人之中親子、伴侶、長輩的溝通與閒話家常是增進彼此情感的重要一環,肯定的言語,多一分鼓勵與讚美,家庭更和樂。

 三、共讀:親子閱讀是邁向家庭幸福的第一步,走讀社區、圖書館、文化村,參與社會活動,展開孩子的學習旅程。

 四、共寫:家長子女以能力所及的方式,表達對家人的愛與關懷。例如觀察家人的作息或身體狀況,交換日記、寫卡片、留字條、問候、製作小禮物,寫出對家人的感謝或鼓勵。

 五、共做:帶領孩子從事志願性服務一起規劃做家事、露營、郊遊、登山、騎單車、運動,參與多元的活動,共同探索體驗不同的生活經驗。          

  臺中市東勢區新盛國小位於山城是大埔客語重點發展學校,在客家語的推動從幼兒園開始紮根,祖孫、家長一起學習客家語成效顯著;我們也常邀請家長、祖孫共同參與親職教育講座、親子桌遊及共做家人的營養餐盤。為提升家長們健康素養能力,在寒暑假中設計親子健康素養學習單,請家長配合指導與孩子們一起精進。家長會也主動辦理親子東豐綠廊騎單車、樂樂棒比賽、登山活動,增進家庭情感聯繫,培養共學、共玩、共養、共分享的幸福家庭!

親子樂樂棒比賽(圖片2)
親子樂樂棒比賽

  「任何成功,都彌補不了家庭的失敗。」家庭的幸福是要靠學習而來,學習能促進我們家庭的和諧。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學校、幼兒園、安親班、補習班都必須停課,但又要不停學,孩子所有的學習活動都變成是家庭的課題,全家人也有更多時間一起來學習,讓「家庭共學」普及深化每一個家庭,共創幸福美滿的家庭!

分享:
:::

教育動態

家庭共學 營造幸福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