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刊日:100 年 6 月 10 日
發行人:教育局局長
出版者:臺中市政府教育局
地址:42007 臺中市豐原區陽明街 36 號
電話:04-2228-9111(代表號)
臺中市教育電子報自民國 100 年 6 月起,每月 10 日發行一期,為教育夥伴提供更快速便捷與寬廣詳實之教育資訊 ,歡迎各界關心教育訊息之舊雨新知,上網免費訂閱,並請廣為推廣宣傳。
十二年國教開跑後,許多新的教育政策陸續「達陣」,雖然很多家長和學生不免感到一頭霧水,但也是必須逐漸習慣並尋找適合孩子的學習方式,才能盡快協助孩子安心學習。十二年國教中,「免試入學」與「特色招生」兩大入學辦法其實就是左右十二年國教成敗的關鍵。十二年國教旨在於提倡上述兩種入學方式,將教育眼光放遠至大學才見真章,相對展現了教育的未來性,提醒家長必須從小開始為孩子打好教育基礎。
十二年國教的來臨不僅是學校、老師、家長和學生的升學觀念必須改變,就連以高升學率掛帥的補習班也必須隨時制變,才能提供孩子更豐富的特色教學資源,這是學校教育與補習教育可以截長補短、相輔相成,讓孩子達到全面學習、全時學習的重要平台。因為,未來的學習競爭不在考試成績,而是在於孩子是否及早建立未來可以運用的各項關鍵能力,這些能力可能來自於天賦,父母要懂得如何發掘孩子的天賦,並加以培養進而發揚光大,讓孩子搶得一片天;關鍵能力即便不是來自天賦,但至少也是興趣甚或父母刻意培養的「特殊專長」,孩子經過時間與精神的投入,可以從初學到精通,從粗淺到純熟。
因應十二年國教的來臨,過去以升學為導向的考試制度已不能保證孩子可以進入心目中理想的學校就讀,取而代之的是孩子的特色專長,因此,家長目前最該重視的就是盡早幫孩子找出最亮點,培養最適合孩子發展的特色專長,專心一志的培養,其結果自然能在該專長領域擁有超越別人的特殊表現,日後能在競爭激烈的25%特色招生中錄取理想的學校。因此,放眼未來,十二年國教會是一個擺脫孩子「死讀書、讀死書」的最佳契機,端看我們這一代為人父母者,願不願意多花一些心思,多了解孩子的潛在特質與專長,為他們鋪好未來的路。
一、專心陪孩子—但別揠苗助長
孩子天賦的展現並沒有固定的時間,有的早有的晚,父母不能為了儘早知道孩子的性向就揠苗助長,採取許多無謂的人為方法,企圖檢測出孩子的潛能。例如:坊間流行採智商測驗(IQ Test)、皮紋檢測來測孩子的智能和性向,其實這是不準的。因為,孩子大腦的學習是先天與後天的因素共同影響,而皮紋與腦紋在胚胎的形成時期不同,自然沒有關聯。孩子腦力的發展是擇優而用,腦的功能是「用進廢退」,若常利用它,則功能就越強,反之則逐漸消失。聰明與否和腦的大小並沒有關聯,而是與腦部反應神經的疏、密有關係。給小孩的學習刺激太多或太少都不好,尤其在國小階段,國人就會給孩子太多「制式的練習」,例如:補資優班而過度練習題目到幾乎麻木,如此一來,孩子可能對數學的學習只剩下機械反應和解題技巧,對邏輯思考與概念架構反而不會當成重點與興趣。因此,希望家長別急著要小孩學會吞火吞劍,要有耐心等待小孩成熟,如果家長細心觀察孩子遊戲時喜歡玩哪些東西,從他喜歡的項目著手進行栽培,到時就會水到渠成。
二、養成閱讀的習慣-後天學習的關鍵
父母是孩子的最佳學習對象,閱讀則是孩子的最佳教育。大腦細胞中常用的神經連結會保留下來且變得比較粗壯,這些神經連結所主管的技能自然比較發達。因此,若要使神經緊密連結,就要靠後天的學習,而廣泛閱讀則是對學習非常重要的因素。透過閱讀能開發潛能,學會處理事情的經驗,創造新的境界,打開許多知識的大門。透過閱讀可以提升認知,面對多元化的社會,從小懂得思考,明辨是非。透過閱讀可以培養想像力、創造力、專注力,穩定個性並進行自我探索與了解外在等。
三、培養國際觀—先從語言能力開始
孩子需要儲備同時俱備聽與說的美語實力,需要英檢的證明,需要把美語學好以走向國際,必定大幅度提早開始學美語的時間。美語的學習根據專家的研究,約小二開始最好,在美語的扎根時期,家長必須讓孩子接受完整的美語教育。
因為特色招生入學要求的不再只是紙本考試成績,而是要有特出的表現。以美語來說,幾項大型英檢證書變成孩子的必備武器,家長必定讓孩子提早開始學美語以應付這些需要口說、又需要聽力的考試。從明年9月起,大考中心將開始試辦高中英語聽力測驗,讓高中生自由報考,最快將在103年納入學測範圍之一,可以預期的是,英聽成績甚至會成為各大學推甄優先參考的重點成績。面對英聽已成為美語裡的「獨立」發展學門,家長不得不開始仔細考量,自己的孩子未來是否有能力應付林林總總的英聽測驗,而非讓英聽變成孩子的頭號大敵。而英聽與口說之間的相輔相成,更是家長應該注意的重頭戲,畢竟,學語言的最終目的,仍在於「溝通」的兩大環節:「聽」懂別人在說什麼、「說」出一口漂亮的美語讓外國人聽得懂
長期以來,台灣的美語教育堅持在讀跟寫的部分,教育環境普遍要求的是孩子可以考試,拿到高分,順利考上理想學校之後就一切輕鬆了。所以,很多人會發現為什麼有些人念到研究所,甚至博士班;或者在高科技產業工作的新貴,居然講起美語結結巴巴,就是因為紙上談兵,沒有扎實的聽力與口語練習,到了真的需要口說的場合,自然也就聽不懂,說不出來了!不管大考加不加考英聽,學美語本來就應該提升「聽」、「說」能力,而「聽」、「說」能力的不足也是大部份人的缺點。因為害怕,所以不敢開口;因為不敢開口,而少了許多練習的機會,自然也越來越聽不懂外國人在講什麼。而「聽」、「說」能力的雙向練習試學習美語需重視的環節,藉由反覆的練習讓孩子沉浸在全美語環境中,孩子的英聽與口說能力自然能齊頭並進,生活中的任何溝通都不是問題了!
現在,面臨衝擊性的英聽考試起跑上路,自然會造成許多孩子的緊張與徬徨,畢竟從小就沒有這樣的環境來培養英聽能力。不過,學習永遠不嫌晚,盡早掌握「聽」、「說」能力還是可以讓美語成為孩子最堅強的實力。更重要的是,要能夠從生活美語的角度來充實孩子的聽說能力,家長將會發現,若能從實用美語來起步,考試的範圍也都會涵蓋其中,自然不用那麼多的擔心害怕。
四、重視多元智能--培養孩子的自信
多元智能理論是由美國哈佛大學教授Gardner所提出,他認為過去我們對於智能的定義太過於狹窄,在他1983 年所著《心智的架構》(Frames of Mind)一書中,提出人類至少有七種智能的存在,分別是:語文智能(linguistic intelligence)、空間智能(spatial intelligence)、邏輯數學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肢體動覺智能(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音樂智能(musical intelligence)、人際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內省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之後又增加了第八項智能:自然觀察者智能(naturalist intelligence )。
多元智能論打破了以往對升學主義及智力第一的迷思,給了我們一個反思的空間,那就是每一個孩子的發展空間是有個別差異的。每個人具有的強勢智力並不相同,因此多元管道的教學設計與教學環境的安排是不可或缺的。迦得納指出,多元智力理論的應用必須依教學的目標、教學的情境、學生的背景等等做適當的調整,此一理論強調透過多種不同的管道來進行教學,以啟發學生所具有之多種不同面向的智力,幫助學生利用他的強勢智力來學習,提昇學生學習的興趣。
Gardner的研究也發現:「有些人並不『聰明』,但在某一方面卻很有天分。」顯而易見的,智慧不是單一的結構,它吻合「此路不通,轉個彎再前行」的說法。儘管每個人在這些智能的表現有所差異,但卻會以不同的方式運用和結合智能,以完成不同的工作、解決不同問題,並且在不同的領域發展。因此,如果在學校的各種學科能以不同的方式來呈現,並且以不同方式來評量,那麼具備不同能力或特性的各類型學生,將能以多樣靈活的方式來展現所學,必會有較佳的表現。孩子的成長是持續的,惟有父母與親人的關心,孩子的成長才是有快樂有希望的,所以運用多元智能的各種技巧予以孩子多元發展,創造屬於孩子自己的天空。
五、強化數位學習能力—讓孩子飛在雲端
由於電腦科技的發達,提供了學習者便利的學習環境,讓學習者較不受時空的限制,較易取得與運用豐富的資源,也因此學生的學習成就將逐漸取決於數位學習的成果,這也是為何數位學習會成為各國教育的主要發展重點。然而數位學習環境的漫無限制,數位學習將比傳統的教室情境學習更強調有效探索與自主學習,因此學生是否能在數位環境中引發有效的自行探索與自主學習,將會決定其數位學習的成果。
數位學習的優點,可以提高學習者學習興趣,同時學習新科技,加上資料共享、教材內容豐富且多元化,可以自我掌控的學習機制,已蔚為新一代學習的典範。
目前的考試與升學制度,就像要求體育競賽只能有一種,並沒有考量到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有其多元智能的發展。未來十二年國教要修正以學習者為主體,看到每個生命的不同。就是透過學校知識的傳承、生命學習與實踐、專長能力的檢證、長輩建議與推薦四大領域的學習,才是生命真實與完整的學習。資質在中後段面的學生有其特殊才能需被彰顯,建立多元價值的觀念,推動適性發展,為每個孩子找出亮點。
創刊日:100 年 6 月 10 日
發行人:教育局局長
出版者:臺中市政府教育局
地址:42007 臺中市豐原區陽明街 36 號
電話:04-2228-9111(代表號)
臺中市教育電子報自民國 100 年 6 月起,每月 10 日發行一期,為教育夥伴提供更快速便捷與寬廣詳實之教育資訊 ,歡迎各界關心教育訊息之舊雨新知,上網免費訂閱,並請廣為推廣宣傳。
蔣偉民局長
蘇美麗科長
課程教學科王柏鈞股長、王琬璇老師;南屯區永春國小蕭俊勇校長、王清峰主任
教育領航:西屯區上石國小劉益嘉校長、黃蕙蒨組長;北區太平國小曾娉妍校長、陳奕蓁主任、游淑淳組長;
教育動態:中區光復國小張毅宏校長、蔡牧耕主任、林靜鶯組長;東勢區新盛國小譚至皙校長、李曉玲主任;
校園風情:北勢國中林宏泰校長、劉芳如主任;西屯區東海國小林筆藝校長、張凱棠主任、楊琮渝老師;
人物特寫:后里區月眉國小廖曉柔校長、楊秀停主任;大里區大元國小張曡今校長、王怡月組長;
焦點話題:清水國中曾育宗校長、洪嘉祥主任、王詠婕組長;東區樂業國小吳桂芬校長;
教學錦囊:四箴國中林瓊惠校長、董家琳組長;大里區益民國小洪翠芬校長、吳相儒主任;
教育夥伴:西區忠信國小黃美樺校長、葉俞潔主任;北區立人國小廖子成校長、簡鳳瑩主任;
書香共聞:大甲區順天國小陳素萍校長、顏淑菁主任;大雅區三和國小何昭伶校長、陳怡閔主任;
行政組:南屯區永春國小蕭俊勇校長、王清峰主任;
網路服務:課程教學科黃晉恩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