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Yasashii 用雙語 從「心」出發的溫柔雙語課

國立臺南大學音樂系陳虹百助理教授 01/06/2023 621 點閱

        臺灣自2017年提出2030邁向雙語國家之目標,全國各部會便如火如荼,展開相關因應與推展;在中小學教育的推動上,越來越多學校投入各領域雙語教學。近年筆者深入輔導協助中小學雙語課程,也從事相關教材編輯之工作,期間看見不同領域與階段的教師們,對雙語教學所投注的心力。在雙語教學成為顯學的今日,筆者以「從『心』出發的溫柔雙語課」為題,分享自身經歷與想法,以提供即將邁入雙語教學行列、或已在雙語的路上前行之教師,一些思考的方向。

不忘初心

        在行政院「2030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中,希望藉由「啟動教育體系的雙語活化」等策略,達到「提升國家競爭力」、「厚植國人英語力」之目標;在學校教學現場,則創造雙語(或多語)的環境,使學生習慣用不只一種語言溝通學習,以利日後與國際接軌,進而提升國家競爭力。筆者在入校輔導時,總會詢問現場教師,投入雙語教學工作的初心為何?如「增加未來競爭力」、「習慣多種語言」、「用不同的語言來思考、溝通與學習」、「拓展視野」等,都是常見的答案。然而在課堂實施雙語教學,從教學設計、雙語融入、現場教學、班級經營、評量活動,工作千頭萬緒,教師難免陷入「我的英文是否用得太多/不夠多?」、「孩子們能否聽懂?」、「教案要用中文還是英文寫?」等困惑,唯有確定國家目標、與自身實施雙語教學的初心,在課程選擇與編排上,便能有清楚的指引與目標。

學生中心

        雙語政策,為的是提升國家未來的競爭力;而學生,正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是為發展雙語國家的主角。因此,教師應依據學生的程度與需求,設計適宜的雙語課程,以學生為課堂學習的核心,規劃學生中心的學習活動,善用學習理論(如螺旋課程、鷹架理論等)系統化教學,並透過實際的操作、理解、創造,讓孩子當自己學習的主人。值得一提的是,教師需關注課堂的每一個孩子,尤其是程度在全班中位數、甚至中位數之下的孩子,尤需教師更多的關照,以避免因雙語教學實施,而擴大學生學習落差,造成教育不公。

上一堂溫柔的雙語課

        「Yasashii用雙語」,Yasashii(やさしい)在日文中一般解釋為「溫柔」,但在溫柔外,還有能理解他人感受與需求、能有同理心的換位思考之意,以孩子為學習的主體來規劃課程,溫柔地將孩子的需求放在首要位置;而「用」雙語,則強調在課堂上的多種語言,是做為一種學習的「工具」來使用。

        筆者永遠記得,在國外求學的第一堂課,坐在教室中,看著台上口若懸河的教授、台下熱烈地討論發表的同學,而自己即便達到入學英文能力標準,依然深怕與同學格格不入,更怕因不熟悉的語言與環境,錯過課堂的重要環節,心中滿是忐忑與壓力;也正因如此,在現行的雙語課堂中,會更在意孩子們的感受與反應,深怕看見當年那個在台下惴惴不安的自己。雙語教學的路上,無論在學科教學或語言應用,筆者總盼望自己與教師伙伴們,能多一點溫柔與耐心,陪伴並等待孩子;畢竟在這終身學習的年代,孩子們有一輩子的時間來學習,而我們能做的,是建構安心的學習環境,搭建系統的學習鷹架,然後陪他們走向未來雙語國家的道路。

分享:
:::

教育領航

雙語教學 培養全球移動力
Yasashii 用雙語 從「心」出發的溫柔雙語課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