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原來老子這樣說》

和平區中坑國小張暒玟校長 08/03/2023 1265 點閱
《原來老子這樣說》(圖片1)

書名:原來老子這樣說(增訂新版)

作者:傅佩榮

出版社: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3年7月1日

  《老子》這本書只有五千多字,分為八十一章,《老子》又名《道德經》,是全世界僅次於《聖經》翻譯成最多種文字,也是印行過最多數量的書籍之一。作者傅佩榮提到宇宙萬物充滿變化,最後會淪為幻滅嗎?如果萬物有來源也有歸宿,我們就不用擔心這個問題了,「道」就是這個問題的答案。至於「德」就是由道所獲得的本性、稟賦與力量。老子,姓李名耳,是《道德經》的作者,依據司馬遷所說,老子可能是周朝管理圖書檔案的官員,退休後寫下此書,老子開創了道家學派。作者傅佩榮提到閱讀《老子》就像聆聽一位飽經風霜的智慧老人的獨白,那麼這本《原來老子這樣說》也可以說是作者傅佩榮與老子進行一場跨時代的心靈對話與穿越空間的專業研討。

  中文系、兒童文學研究所畢業的我,日前在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攻讀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博士班,同時也是公立蒙特梭利實驗小學計畫主持人,再次閱讀《老子》,格外有感。作者傅佩榮在第一講提到,以整體來看,人世間的各種遭遇,無論是自然災害,還是個人患難,我們都不應該執著。聖人如何教育百姓?以「不言」的方法教導。當老師的我們知道,言教不如身教,如果自己做不到,拚命要學生做到,教育效果就達不到了。聖人明白道理,於是無所作為,緘默不語,讓一切自然發展。        

  老子舉了六個對比,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亦即所有的道德價值判斷,如美醜、高下、長短、難易……都是相對的。老子強調相對價值的目的,是讓我們知道萬事萬物一切本來就是一個整體,不要盲目進行價值判斷,堅持什麼是好,什麽是不好。我想,這運用在教育現場,我們應當以整體的視角看待每一位孩子的發展,每一位孩子有他個體獨特經歷和整體家庭背景的養成,教育工作者如果能以這「閱世之道」閱讀孩子發展且從旁提供支持,不加入過多美醜、高下、長短、難易、有無的價值判斷,讓「禍福相生」的道理自然而然發展,也許教育可以有另一番風景。更進一步說,由內而發,自己願意做或者不是為了別人而做善事,才是真正「善」的價值之體現。

  不管儒家、道家思想都對「水」非常推崇。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老子用水描寫一種智慧,比喻為「道」,這種智慧表現在外面好像是無為,事實上沒有什麼做不到,就像水,能順著地形而變化,放在圓形容器成了圓形,放在方形器皿成為方形,智者就像水,可以適應不同的環境,甚至困厄的境地,仍能隨時隨地調整自己。

  老子思想與儒家思想最大的差別,在於儒家以人為中心,是一種入世,積極為人找出一條處世之道,但在道家思想則認為以人為中心未免過於狹隘,作者傅佩榮在第二講「立身之道」以老子「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連續用四個「不」字反對自我中心,說明放下自我執著的重要。

  推薦各位閱讀本書,它能帶給我們心靈豐碩的饗宴,尤其面對千變萬化的世界,可以引導我們從「心」認識自己與世界。

分享:
:::

書香共聞

《原來老子這樣說》
《上一堂思辨國文課:瑞典扎根民主的語文素養教育》
《小學生的調查任務:發現驚奇圖書館》
《仙人掌女孩》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