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上一堂思辨國文課:瑞典扎根民主的語文素養教育》

豐原國中曾上昇主任 08/07/2023 313 點閱
《上一堂思辨國文課:瑞典扎根民主的語文素養教育》(圖片1)

書名:上一堂思辨國文課:瑞典扎根民主的語文素養教育

作者:吳媛媛

出版社:奇光出版

出版年:2022年04月13日

  本書的作者吳媛媛畢業於臺大中文系,目前與先生皆在瑞典擔任教職,吳媛媛是瑞典達拉納大學中文講師。長期浸淫於北歐文化中,北歐社會文化帶來的每一個省思和開悟,都是以台灣為出發點。

  這本書會顛覆我們對國文課的想法,讓課堂多了一點想像與可能性。在臺灣身為一位國文老師真是幸福,資源豐沛,訓練扎實。但也因為教科書出版商幫我們準備了印刷精美的備課用書,種種資源俯拾即來,備課相當輕鬆。但卻也框住了我們,成為體制內的分享與思考,無法打破既有國文教學的框架,看到繽紛多彩的他國語言教育精華。這一本書,提供一塊叩門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看見瑞典,想見臺灣。

  瑞典國文教育重視「文脈可視化」,老師不斷提醒學生,不管在閱讀或寫作時,都要把「紅線」抓好。「紅線」指的是前後文意的承接與推移。作文的評分標準極其明確,文體、格式、內容,甚至連評分標準都附上。此外,作文訓練強調循序漸進與刻意練習,例如先學會摘要,進一步練習寫各式立場與觀點的調查報告,最後才是融合自己意見的論說文。是以文學課與語文課分開,才能給予充分的教學與練習時間。

  瑞典的國文教育區分為語言領域與文學領域,其中,語言領域是高一與高三的課程,文學則是高二的課程。作者在書中所言,學習語言就像是日常做基本的家常菜,每個人都能學會。文學則如專業大廚燒菜,不必每個人都會。因此,瑞典花了高一一年的時間在語文課上,強調閱讀與寫作的訓練,高二則要用不同的觀點,如社會主義、普羅主義、女性主義等,去思考批判、詮釋理解,彷若戴上換位思考的眼鏡,看見百花齊放的花花世界。文學處理的是「人」的問題,採用不同主義窺看文本,就會有不一樣的思維邏輯與結論,這是一堂沒有考試的國文課,沒有標準答案,學生能自主解析欣賞文學作品,並從中得到閱讀樂趣,遠比考一百分來的重要。學生的自我探索、尋覓,更加貼近、了解我們所處的社會,成就一位健全的現代公民。高三國文課則給予有升學需求的學生,結合高一二所學,習得學術寫作的技巧,為大學預作準備。

  瑞典也用相關的語文素材進行語文訓練,如科普閱讀。一方面語言學介於文學與科學間,二來又是語文教師所能理解掌握,卻又不偏離學科本質,諸如運用語言學分析的方法,分析文學。三來瑞典每一位教師都肩負起閱讀教學的任務,是以數學、物理化學等自然科學,或是歷史地理等社會科學的老師,都會帶領學生進行該領域的閱讀。

  作者分析瑞典文學教育理念和臺灣不同的地方有四點:1、文學不應該用來考試。2、高中文學課是學生閱讀人生的起點,不是終點。3、文學沒有國籍。4、用非文學的視角看待文學。對文學的啟發之路明示一條清晰路徑。

  閱讀本書給了諸多啟發,文學可以是普世的,語言可以是客觀的。打破對於國文教學的理解與限制,尋繹國文這門學科的價值與意義,看到更廣闊的康莊與大道。

分享:
:::

書香共聞

《原來老子這樣說》
《上一堂思辨國文課:瑞典扎根民主的語文素養教育》
《小學生的調查任務:發現驚奇圖書館》
《仙人掌女孩》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