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反霸凌之我見

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陳易芬副教授 09/06/2012 2389 點閱

校園霸凌的實例

       十幾年前,當時我帶著升小四的兒子一同去美國進修,每天一早他必須在宿舍社區的校車站牌等校車。一天,兒子出門沒多久,就摀著肚子哭著回家,我很訝異,他說在排隊時,前面一個不認識的小二黑人男生莫名其妙就往他肚子揍下去。不久後兒子又向我反應,班上同學會取笑彼此、取綽號等等。正好我打算要進行小學學校輔導員(school counselor)的訪談研究,就向該校的學校輔導員反應這些情況。輔導員進行瞭解後,向我解釋:一方面,學生因為無知,對待他人可能是很殘酷的”could be very cruel”,因為他在家裡也可能是被” treated as a dog”。另一方面,因為班級導師較年輕、較無經驗,對於學生各種問題行為不知如何處理,而任由學生彼此欺凌。

       過去,在「忍」的社會文化教導下,受害者大都吞忍了事,周遭人士也都習慣性忽略。近來由於人權意識的抬頭,加上媒體的報導,霸凌的議題受到極大的矚目。事實上,霸凌是中外古今學校、家庭、社會皆有,根據兒福聯盟的調查,臺灣發現約有七成的國小學生有被霸凌欺負的經驗。在受暴的類型方面,有五成是語言霸凌,肢體霸凌則有三成六。

 

校園霸凌的原因

        分析校園霸凌的原因,不外乎:加害者可能身處暴力環境,有樣學樣。研究顯示,許多施暴者也是暴力的受害者,因為他們所處的環境充斥著暴力。陳毓文(1999)的研究顯示暴力的環境(家庭、校園、媒體)對臺灣少年暴力行為有相當的影響,其中以目睹同學間的暴力行為影響最大。楊芳梅(2009)的研究顯示國中生目睹父母婚姻暴力與偏差行為有顯著相關。這符合了社會學習論的觀點。社區的暴力事件也可能傳入校園,影響學生安全。傳播媒體的不當報導也可能給學童不良的示範。可見,家庭霸凌、校園霸凌、社會霸凌三者息息相關。

        此外,霸凌加害者往往缺乏同理心,對於別人的痛苦無感。或許根源自家庭教育功能不彰,父母情緒管理不佳,動輒打罵,以致親子關係疏離,孩子甚至逃家、逃學、無心向學。或者敵視或輕蔑被害者,自以為高人一等,弱肉強食,以為威嚇恫嚇可以使人臣服,其實都是自卑的防衛心理。或者欠缺法律常識,不知自己的行為已經觸法。

 

反霸凌的作為

        有時候某些校園暴力事件是聚眾欺凌,由犯罪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團幫犯罪會降低罪惡感,聚眾欺凌也是如此。所以學生初期顯露出敵意行為與態度,若是老師能及時覺察,立即處理開導,及早介入,可以避免衝突的擴大,或引起同學的糾集仿效。

        此外,吳文琪、李蘭(2001)的研究顯示暴力行為與溝通技巧呈現顯著的負相關。有好的溝通技巧表示能與他人互動良好,較不會以暴力來解決問題,所以暴力行為的預防計畫需加入溝通技巧的訓練。

        這一兩年心理師與社工師大量進駐校園,學校增聘不少輔導教師,學生的偏差行為有專責的輔導人員負責。然而心理師或社工師的養成教育是否包含對於霸凌或暴力的相關專業?陳若璋(2012)的研究顯示,國內有近40個心理相關系所,但僅有個位數字的系所開設立相關課程;相對的,社工相關系所還比較多開設這類課程,所以這些輔導人力在暴力事件或各類危機的處理能力還需在職進修及實務經驗的累積。

        建立友善校園是全體教育人員的責任,尤其中小學的老師不是只要負責把課本的知識教完就可以高枕無憂了,教師還兼顧教導學生有健全的品格與安全的身心。有友善安全的校園,學生才得以安心學習,老師才得以盡心教學。反霸凌,有賴生命教育的積極持續推動,引導學生對生命意義的探索,對自我認識的追尋,以建立尊重生命、欣賞生命的概念,涵養學生珍視自己、體恤他人的態度與行為,以落實零霸凌、友善校園的目標。

分享:
:::

教育領航

推動十二年國教,激勵學生學習,提升教育成效
反霸凌之我見
送給小一家長的7-up小錦囊
實施校園學長姐小天使活動 營造友善校園之氛圍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