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社會責任實踐計畫:大肚山地方教育創生2.0

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終身特聘教授暨勞作教育處指導長卓逸民教授 01/04/2024 592 點閱
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大肚山地方教育創生(圖片1)
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大肚山地方教育創生

深耕在地,打造生態系統

  東海大學(本校)西側大肚山社區長期處於文化與經濟邊陲地位,區域內的三所國中小學弱勢學生比例偏高,長年列為教育優先區學校。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人口結構、地景地貌與生活形態急速改變,使得傳統社區共享的知識、態度、價值、風俗日漸消失,以致住民與土地的連結亦逐步趨弱。為此,本校自民國107年至今,藉由大學社會責任(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R)實踐計畫的實施,系統性地整合大學、國中小學、社區組織等各種資源,積極展開基礎教育創新與地方活化工作。目前本計畫「大肚山地方教育創生2.0」,已經促使社區中不同使命與型態的組織,發展成互利共榮的生態系統,以豐沛的創新思維與前進動力,針對在地教育、文化、產業、環境等各類議題,啟動跨域共創的實踐行動。

  本文主要分享大學端及國中小學端的課程創新經驗,這些連結生活情境與學科知識的實作課程,是以社區永續發展為基礎,同時顧及學生學習需求與特性,對於臺灣其他面臨類似困境的區域而言,深具參考價值。

放眼未來,培育產業人才

  計畫執行期間,本校發展了許多具有社會實踐內涵的專業課程,一方面針對學習弱勢的學生設計服務方案,以課業輔導與課後陪伴等行動提供更多教育支持,改善教育資源不均衡的問題;另一方面,則引導學生以文化資源調查及社會設計方法,進行在地內容的詮釋與轉譯,為教育創新與地方發展提供行動提案。以本計畫協同主持人李俐慧教授所開設的《環境共生設計實踐》課程為例,學生與風土旅遊專業工作者、在地居民和遊客合作,一同解構地方DNA的魅力元素,並以創新提案發想出社區發展的可行作法,包括:風土旅行、定向越野、傳統文化巡禮、社區走讀等。

  這些連結專業知識與社區需要的在地實踐課程,讓學生有機會離開教室,進入最真實的社會現場,親身體驗何謂弱勢族群、文化保存、人口老化、產業創新等關乎臺灣未來發展的社會議題;同時,他們也看見第三部門不但是一股支撐社會的力量,也充滿了創新和創業的機會,需要更多有理想與行動力的年輕人投入。更重要的是,這些課程幫助大學生看見社會的需要,並發現自己有能力貢獻社會,甚至改變他們對工作價值的看法,對於未來人生與職涯發展,有機會做出不同的選擇。

螺旋式課程,啟動地方教育願景

  在基礎教育創新方面,我們與四箴國中、大肚區瑞峰國小和龍井區龍峰國小組成了教學團隊,合作發展許多連結真實生活情境與學科知識、且符合108新課綱精神的創新教學活動,包括自107年起,每年舉辦的在地職人博覽三所國中小學的學生,從認識社區的自然與人文環境開始,進一步發覺在地議題,最終展開社會實踐行動。

  以七年級的「街道觀察課」為例,國中生化身為巷弄裡的人類學家,跟著我們走進市場與熱鬧的街道,分組觀察小吃店的食物、街道記號、放在門口的物品、商家招牌及住家大門等5個主題。學生除了觀察紀錄外,也要採訪店家或居民以回答指定問題。例如,學生問:「經營小吃店有什麼訣竅?」老闆們說:「一定要非常勤奮、要選用新鮮的食材、要做出與眾不同的食物、要注意衛生、要價格便宜等。」這些「古意擱骨力」的老闆們,為學生上了一節最接地氣的市場學。

  社區是資源豐富多元的教學場域,有數不盡的學習課題,就像學生訪問小吃店攤商,就可以知道他們是支持在地生產的最有力夥伴,也是餵飽社區腸胃與維繫食物記憶之所在。而學生在這麼豐富多元的情境中,一些無法在教室裡施展的能力與興趣,也有機會被激發出來;甚至平時課業表現並不特別突出的學生,在真實的社區場域中,因為有比較豐富的生活經驗、具備更好的觀察力、更懂得與人溝通合作,或是比較能同理他人等,反倒成為其他學生學習的對象。

教育創新,建立新典範

  本計畫從大學課程及基礎教育創新著手,透過跨組織與跨社群的協作機制,改變了本校、國中小學及社區三者的互動關係,一起找到解決兒少教育問題的新途徑;不僅對三所國中小學校訂課程產生結構性影響,同時促使不同使命與型態的組織發展成生態系統,為地方教育及社區發展建立新典範。

分享:
:::

教育領航

十年磨一劍 累積與淬鍊
社會責任實踐計畫:大肚山地方教育創生2.0
「有愛無礙」 談學生服務學習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