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籃球傳球及運球團隊合作教學分享

北區省三國小趙振傑主任 06/05/2024 149 點閱

一、教學對象:四年級學生

二、實施時間:113年3月29日(星期五)第三節課

三、實施課程:籃球教學中的運球與傳球綜合團隊練習。

四、教學目標:

(一)藉由團隊練習的方式,讓各組進行合作學習。

(二)藉由競賽的方式,讓各組積極正向進行練習。

(三)藉由競賽的結果,讓各組從先前課程的單一練習技巧,在本次課程安排中,運用技巧綜合展現。

五、實施方式

(一)團隊傳球比賽

  1. 先將班級分成四組,每組約6至7人,大致上可以分成男女生各兩組進行分組比賽。
  2. 每組同學以直排的方式排列,前後距離一個手臂的長度,雙腳張開,由第1位學生將球由下往後傳,傳到最後一位學生,再由最後一位學生,將球拿起,跑到該組的第1位繼續往後傳球,遠看整組的學生就像是毛毛蟲,緩慢的往前移動。
  3. 每組往前移動時,當最後一位同學超過5公尺線,才能獲得勝利。

(二)團隊運球比賽

  1. 當學生具備有跨腳往後傳球的經驗後,開始讓學生嘗試較難的運球S型繞過障礙物,先前都是以三角錐來進行練習繞行,本次以各組同學當成障礙物。
  2. 讓各組所有學生直排排列站好,每個人的前後距離間格1.5倍的手臂長,球由最後一位學生開始運球,以S型的方式,運球繞過每一位學生,學生可選擇交換運球或單手運球的方式。
  3. 當最後一位學生,運球繞過同組學生到達最前方的第1位時,他要把球由雙腳下往後傳,同組學生必須要把腳打開,一個接一個的把球往後傳到最後一位學生,再進行運球S型繞行。
  4. 每組往前移動時,當最後一位同學超過5公尺線,才能獲得勝利。

六、教學省思與建議

  本次透過團隊合作方式,進行傳球與運球比賽時,發現和平常使用三角錐固定傳球點與障礙物標示點的比賽有很大的不同,分述如下:

(一)學生參與競賽的意願與積極度更加正向與強烈

  尤其是班上幾位平常不太喜歡運球或傳球的學生,練習起來意興闌珊的,透過這樣的團隊合作競爭時,也因此有了小壓力,這時就看到這幾位學生,會先去詢問別人如何做,接著進行彼此互動,做好距離位置的調整,手勢如何擺放等,會一同為了獲取勝利而積極有意願。

(二)團隊中能力好的學生會主動去幫助速度較慢的人。

  在團隊中較慢的學生,常常會卡在某個關卡,例如傳球時,球傳歪了,雙腳沒有對齊前方同學打開等,能力好的學生為了求勝,會主動跑到他旁邊指導傳球要注意的動作,加快大家的速度。

(三)團隊學生會彼此討論與分享,如何加快速度的方式。

  在進行第一階段的傳球比賽後,老師讓各組分別討論如何加快速度,這時很多團隊學生會彼此討論,前後的距離要多遠、手勢動作如何擺放、跨腳對齊方式等,接著進行第二階段的運球比賽前,組內學生就會互相提醒,前後距離不能太近,不然會繞不過去,交換運球雖然快,但容易掉球等。

(四)提醒學生往後傳球時不傳反彈球

  由於進行往後傳球,若學生方向或力道控制不好,產生反彈球,會打到後面的學生,因此要特別提醒傳球方向與力道控制的拿捏,避免不必要的傷害與爭議發生。

(五)注意學生運球時的安全

  因為學生參與競賽時,會積極地求好心切,想盡辦法要快速獲得勝利,大家不自覺的就會愈站愈近,相對的在運球繞S型過人的時候,就會被卡住,或被絆倒而受傷,因此要提醒大家運球過人時,需小心注意安全。

七、籃球教學照片

(一)傳球練習與競賽

第1位學生開始往後傳球(圖片1)
第1位學生開始往後傳球
傳球太大力卡在腳邊(圖片2)
傳球太大力卡在腳邊
最後1位學生預備接球樣子(圖片3)
最後1位學生預備接球樣子
學生對齊開腳往後傳球(圖片4)
學生對齊開腳往後傳球

(二)運球練習與競賽

學生運球繞行過人,前方學生把空間拉開。(圖片5)
學生運球繞行過人,前方學生把空間拉開。
學生運球繞行穿越時掉球(圖片6)
學生運球繞行穿越時掉球
學生運球繞行過人,交換運球。(圖片7)
學生運球繞行過人,交換運球。
學生運球繞行過人,前後距離空間不足。(圖片8)
學生運球繞行過人,前後距離空間不足。

參考資源:

  參考網路上教學資源,進行班級分組團隊合作練習與比賽。

分享:
:::

教學錦囊

美感跨域 人文活化潭陽妖怪村
籃球傳球及運球團隊合作教學分享
四學模式科技輔助自主學習--以雜耍活動為例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