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美感跨域 人文活化潭陽妖怪村

潭子區潭陽國小任廷芬主任 06/05/2024 157 點閱

【課程發展理念】

  社區文化資源可提供美感教育的豐富教材,原本存在於生活周遭的「文化」,經由「教學」的方式穿越歷史的軌跡,得到「傳承」並重新賦予「生機」。根據社區文化資源,建構一系列美感教育統整之教學設計,藉由直觀教學將社區生活環境融入課程中,使美感教育有更完整的發展。

  潭子區聚興山的風動石是在地有名的景點名勝,風動石的猿猴傳說是當地耆老口耳能詳的故事。傳說常與地區背景及當地的動植物、自然環境有一定的關聯,加上先民的想像力而產生出許多民間傳說、奇獸、怪物等。有鑑於此,讓學生透過課程能從社區、鄉土走讀體現本校教育願景「敬天愛人、情溫德美、樂做知識人」,擴展學習效益,讓美感素養能兼具文化學習,促進學校與社區教育接軌,讓美感教育與在地文化結合,在學生心中發酵。

  因此本校教師利用鄉土走讀、社區踏查活動,設計「美感跨域 人文活化潭陽妖怪村」課程,由語文、社會、藝術、資訊等跨領域教師群帶領,運用文本閱讀、藝術創作,融合各領域學科知識,帶領學童以社區傳奇故事為起手勢,讓學生了解在地文化,增進對地方的認同感;進一步發揮創造力及想像力製作各個教學活動的成果,活化故事建設的「扎根」,以社區營造文化無形資產、有形資產相結合,敘說有關鄉野傳奇故事、民俗俚語,將傳統與現代融合編創故事劇本演出,讓學生用文字與圖像記錄下來,關懷這塊土地上的人、事、物,瞭解這塊土地的地貌景觀、人文風景,進而察覺自己與世界的關係。

【跨領域美感課程架構圖】

美感跨域 人文活化潭陽妖怪村(圖片1)

【節數/主題/單元規劃與教學簡要說明】

  此課程總節數共20節,分別是藝術課程12節、非藝術課程4節、跨域美感課程4節,設計四個單元教學活動,分別如下:

一、手舞足蹈妖怪偶~4節課教學活動暨成果(低、中年級)

  1. 教師播放教學簡報,說明所用繪圖工具的著色技巧以及所使用工具的技巧及注意事項。
  2. 完成妖怪偶彩繪,以毛根、布片、亮片、色紙等裝飾妖怪偶,並用剪刀剪下各部件。
  3. 教師示範以關節組合釘扣組合妖怪偶的各部位。
  4. 學生組合妖怪偶各部位。
  5. 於妖怪偶背後寫出設計想法、妖怪偶介紹或妖怪偶小故事。
  6. 上台介紹作品並與同學分享。
美感跨域 人文活化潭陽妖怪村(圖片2)

二、傳說筆記妖怪小書~8節課教學活動(中、高年級)

 1.每生發下四開圖畫紙一張。

  (1)依教師說明的步驟製作八頁城堡書。

  (2)先摺頁再畫出線條,用剪刀剪開再折成八頁書頁,完成城堡書。

 2.封面設計(作者姓名+圖)

  (1)說明封面需要的要素(標題、作者……)

  (2)版面的字與圖配置位置

 3.進行虎姑婆的傳說故事共作。

  (1)詳閱虎姑婆資料,分為故事由來與故事內容兩部分。

  (2)由提問中整理資料內容:

  a.最早出現記錄?

  b.最通俗的版本?

  c.故事的背景安排?為什麼?

  d.妖怪主人翁的原型?特色?在故事中的作用?

  e.故事結局?

  f.討論完的資料請以條列式寫在學習單。

 4.進行第三頁~製作妖怪身分證。

  (1)從文本資料中擷取資料填入表格:妖怪名稱、流傳時代、活動地域、外型特色等。

  (2)從文本中找出妖怪特色,再填入備註欄中。

  (3)著色並美化妖怪身分證。

 5.發揮想像力及創造力,完成妖怪圖像創作,並依第二、四頁製作的方式完成第六頁。

  (1)為創作的妖怪命名。

  (2)創作妖怪圖像。

  (3)以條列式寫出妖怪的介紹。

  (4)說明妖怪的特色及你的創作的想法。

  (5)美化頁面、加上圖像、花邊 等。 

 6.介紹版權頁(第八頁)版面設定:小書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ISBN、定價、警語等。

 7.小書美編+著色:版面、插圖、圖片著色、花邊設計等。

 8.檢視小書作品,補齊缺漏處、並完成全本小書美編。

 9.發下作品介紹小卡,填入作者、班級與作品特色簡介。

 10.將小卡貼在妖怪小書下方,放置入展示板。

 11.與同組同學一起討論:

  (1)在同一個空間如何將配置展示板位置。

  (2)展覽路線的安排及介紹。

學生們製作的八頁城堡書(圖片3)
學生們製作的八頁城堡書

三、手套妖怪派對屋~4節課教學活動(中年級)

  1. 學生分組後在桌上擺好報紙及用具。
  2. 學生取出妖怪手套設計圖學習單,並互相觀摩。
  3. 教師示範以壓克力顏料在手套上疊色。
  4. 教師示範各種裝飾材料的用法–毛根、動動眼、不織布、碎布塊、亮片…以及保麗龍膠的使用技巧。
  5. 學生討論同組的作品創作內容及角色分配,並合作製作妖怪手套。
  6. 教師巡視行間,給予需要的協助。
  7. 完成作品,放置窗台待乾。
美感跨域 人文活化潭陽妖怪村(圖片4)

四、刷子戲偶舞台秀~4節課教學活動(高年級)

   1.請學生在桌上鋪上報紙或桌墊。

   2.取出已晾乾的刷子偶骨架。

   3.依創作筆記內容添加刷子偶元素。

  (1)以銅絲、動動眼、超輕土、不織布、毛根等素材裝飾刷子偶。

  (2)為刷子偶噴透明漆保護。

  (3)晾乾刷子偶完成作品。

  (4)為刷子偶命名,並寫出作品小卡。

  (5)上台1分鐘介紹刷子偶。

  (6)分組討論,創作五分鐘刷子偶劇本,包括:決定主題、角色分派、完成劇本大綱。

美感跨域 人文活化潭陽妖怪村(圖片5)

【教師教學省思與建議】

  1. 由於日本動畫在台流行緣故,學生對於妖怪主題多感興趣,學習動機強,願意投入討論、發表看法。
  2. 從社區的傳說帶入認識在地文化,能知道因人文、自然環境結合人類想像等因素產生的妖怪傳說,進一步認同社區文化,產生愛鄉情懷。
  3. 為妖怪製作身分證、討論手套偶、刷子偶劇本的教學活動頗能引起學生興趣,完成度佳。
  4. 學生在國語科的課堂上已有擷取課文大意的經驗,會運用畫線以及找出重要句子的策略標出重點,但是把重點整理為完整、通順句子的能力還需多加練習;建議在國語科教學時應加強學生組句的能力。
  5. 小書單元學習活動有部分學生只重視彩繪部分,對於說明文本重點的擷取會隨意帶過,直接抄寫文本內容,無法以條列式寫出重點。這部分教師在課堂上需要多注意並提醒學生學習重點。
  6. 在「創作妖怪」學習活動部分,原希望學生多多發想、發揮創意。但許多學生的思考方向受限於動畫、漫畫的圖像,容易陷於窠臼中;創作出的作品易有抄襲的痕跡,對於創作理念也無法說明清楚。此時需教師再加指導,提供構思方向,應可改善此情形。
分享:
:::

教學錦囊

美感跨域 人文活化潭陽妖怪村
籃球傳球及運球團隊合作教學分享
四學模式科技輔助自主學習--以雜耍活動為例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