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種下藝術種子 藝起營造美的角落

終身教育科張敬培助理員 01/21/2025 85 點閱
北屯區逢甲國小學生展示藍染作品
北屯區逢甲國小學生展示藍染作品

  瞧!一顆藝術種子,一段藝術家到校師生創作的歷程;一項藝術創作,或表演或營造美感角落,期待你我都能浸潤美感氛圍享受幸福。

  臺中市重視美感教育,教育局配合推動「臺中市中小學藝術家到校計畫」,鼓勵學校引進學校外部的藝術資源,邀請藝術家到校創作分享、專業研習、協同教學,營造學校成為社區藝術教育園地。

  本次參與「藝術家到校」計畫的學校有北屯區逢甲國小等10校,分別與洪武通先生等13名藝術家進行合作。透過與藝術家合作,將各項藝術知能引進校園、教室、展場等,不論是音樂藝術如二十四節令鼓;視覺藝術如藍染、陶藝、漆藝、版畫及紙藝等,都能讓師生驚艷,收穫滿滿。

  其中北屯區逢甲國小以「森林就是我們的染坊」為主題,由洪武通藝術家帶領全體師生取材校園植物,從浸染、晾乾到織紋,充分體驗了藍染的每一個步驟,創造出獨一無二的藍染作品,師生見成果個個驚呼,創作過程太有趣了。 另豐原區福陽國小邀請陶藝家陳永興及邱俊彰老師,以在地精神結合藝術家帶領師生創作漆藝餐具組,讓漆藝走進生活,延續臺灣漆藝文化。

  如太平區太平國小與陶藝家林志龍老師及林琡慈老師合作課程結合當地文化與農產特色,讓學生從日常生活中尋找創作靈感,並將其融入各種陶藝作品中,學生們的創作包括竹風小屋、枇杷陶盤與蝙蝠杯,充分展現了他們的想像力與創造力。

  另外五福國小邀請藝術家劉芸,以在地素材進行樂器製作,將農耕文化結合肢體動作融入曲目創作,師生、農家與社區發展協會以互動式展演,帶動社區藝文風氣。

  爽文國中邀請剪紙工藝藝術創作大師王楨文從剪紙賞析進入連環剪紙圖案創作,進而能將學生學習成果及學生創作創意思考跨領域校本課程,營造爽文藝花園。而西屯區東海國小則邀請陳芍伊陶瓷工藝家,帶領師生以在地大肚山元素為創作主題,製作輕黏土作品,創作美麗的大肚山野百合,在校園美的角落裡綻放美麗的風采。

太平區太平國小陶藝家林志龍先生分享陶藝經驗(圖片1)
太平區太平國小陶藝家林志龍先生分享陶藝經驗
西屯區東海國小學生進行輕黏土創作(圖片2)
西屯區東海國小學生進行輕黏土創作
藝術家王訓鋒老師帶領大里區塗城國小學生進行編織工藝(圖片3)
藝術家王訓鋒老師帶領大里區塗城國小學生進行編織工藝

  教育局指出,透過該計畫,讓學生體會到藝術的力量,在創作中釋放情感、表達自我,未來將持續舉辦此計畫,讓學生在多元的藝術學習中成長,培養他們全面的創造力和思考能力。

  為讓大家能欣賞學校師生與藝術家共同創作的成果,教育局於113年12月3日至23日(星期二)在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1916工坊舉辦臺中市113年度中小學「營造美的角落」--公私協力合作「藝術家到校」計畫成果展,期盼帶給大家視覺上的享受,啟發更多市民對文化與藝術的熱愛。(影片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5J-7vLVTGs

分享:
:::

教育領航

種下藝術種子 藝起營造美的角落
打造美感校園 廍子學習幸福又安全
美學素養,從生活角落開始:蒙特梭利雙語美感教育的實踐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