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扎根科普 啟發創新

國中教育科張大鈞調用教師 08/09/2025 152 點閱
以科技中心為核心,拓展科普實作能量(圖片1)
以科技中心為核心,拓展科普實作能量

  在知識驅動與科技創新的時代,科學素養已成為公民必備的關鍵能力。臺中市秉持「扎根科普、啟發創新」的理念,積極推動科普教育,透過多元化的活動與資源串聯,讓孩子從小擁抱科學、理解科技、勇於探索與實踐。市府以「生活化、系統化、在地化」為科普教育主軸,打造一條通往知識探索的友善之路,陪伴每位學生在科學世界中發現興趣、點燃熱情,推動政策如下:

一、以科技中心為核心,拓展科普實作能量

  臺中市目前設有8座自造教育及科技中心與5所STEAM示範學校,分布於不同行政區,涵蓋國中小與高中的科技領域學習需求。這些中心以生活科技、資訊科技與新興科技三大領域為基礎,並以STEAM教育核心觀念,提供豐富的實作課程與開放式資源,讓學生從「動手做」中激發「想像力」,進而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結合程式設計、感測器應用、3D列印等課程,讓學生將生活中的問題轉化為創意解方,進一步強化科技素養與創新精神。

二、結合在地資源,打造親子共學的科普氛圍

結合在地資源,打造親子共學的科普氛圍
結合在地資源,打造親子共學的科普氛圍

  為推廣全民科學教育,臺中市結合科學博物館、大學科系與民間機構等社會資源,辦理親子科學體驗日、科學市集、科學營隊等活動,讓學習不再侷限於教室,而能走入家庭與社區。例如親子科學夜活動讓家長與孩子一同動手做科學小實驗,不僅拉近親子距離,也培養全家對科學的好奇與探究精神,形成生活中自然的學習場域。

三、競賽與展示雙軌並進,激發學生創意表達

  臺中市鼓勵學生參與各類科技與科普競賽,如生活科技創作競賽、資訊科技應用競賽、科學探究與實作等,提供展現創意與實作成果的平台。此外,亦規劃辦理科學闖關日、學習成果展等活動,讓學生不只是參與者,更是知識的傳遞者與溝通者,進一步培養表達能力與自信心。這些歷程不僅展現學生的創新成果,也讓科學變得「看得見、摸得到、說得出」。

四、從小扎根,引導學童探索科學世界

  科普教育的關鍵,在於早期啟發。臺中市自國小低年級起即導入趣味科學課程與遊戲化學習素材,藉由簡單的操作與故事化的引導,讓孩子在愉悅中理解科學原理。例如以氣壓、水力、磁力等主題進行探究活動,配合繪本與簡易器材操作,培養學生的觀察、推論與解釋能力,並從日常經驗中發現科學的存在,進而樂於學習。

深化AI教育,培養數位關鍵能力(圖片2)
深化AI教育,培養數位關鍵能力
競賽與展示雙軌並進,激發學生創意表達(圖片3)
競賽與展示雙軌並進,激發學生創意表達

  臺中市的科普教育正朝向「學校與社區聯動、教師與專業共育、學生與家庭共學」的多元願景前進。未來,市府將持續透過政策引導、資源整合與跨界合作,強化科學教育的可近性與普及性,讓科學素養不再只是少數人的能力,而是每一位市民都能擁有的智慧資產。透過科普教育,我們正一點一滴地打開孩子探索世界的大門,讓科學成為通往未來的最佳橋樑。

分享:
:::

教育領航

扎根科普 啟發創新
學校・科研・社會:科普教育的連結實踐
科普教育 打開探索之道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