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刊日:100 年 6 月 10 日
發行人:教育局局長
出版者:臺中市政府教育局
地址:42007 臺中市豐原區陽明街 36 號
電話:04-2228-9111(代表號)
臺中市教育電子報自民國 100 年 6 月起,每月 10 日發行一期,為教育夥伴提供更快速便捷與寬廣詳實之教育資訊 ,歡迎各界關心教育訊息之舊雨新知,上網免費訂閱,並請廣為推廣宣傳。
臺中市政府教育局依據教育部「國際教育白皮書 2.0」中程發展計畫,訂定市政願景:「培養立足臺中、接軌亞太、放眼國際的世界公民」。在政策推動上,整合國際教育1.0原有基礎,將臺中市國際教育中心設立在長億高中,核心目標包括:協助學校計畫申請、國際教育師資增能、學校國際化與資源共享機制,打造友善國際教育環境。經過這一年半的推動,向大家報告臺中市過去在高中、國中與國小國際教育的努力與成果,以及我們面臨的困難和對未來的規劃。
一、成果概況:普及性與成效並進
1.國際姊妹校教育普查
依據教育部《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及本市推動資料,2019 年全國國小約 175 件國際交流案、國中 87 件、高中職 197 件。雖是全國資料,但可推估臺中市適度占比,其中高中階段交流案量最多、國中次之、國小也逐步跟進。國際姊妹校的簽訂可代表一定程度的國際交流,國際教育中心自113學年度做前後兩次國際姊妹校的教育普查,可得知國際姊妹校的高中簽訂的數量是國中小加總的數倍,而國中、國小的數量則互有消長。
![]() | ![]() |
2.本市專案與國際週
臺中市國際教育中心2024年國際教育週期間舉行活動,內容涵蓋「大使帶你遊世界」展覽、國際文化藝術展、國際教育課程教案海報展、學生學習心得與反思、國際教育成果分享日、外國學生主題專案、海外大學博覽會等主題活動,邀請國內外專家與學校代表進行分享與交流,強調跨教育階段合作與原鄉特色推展案例的多元展演。期許達成臺中國際,校校精彩的目標。
3.國際學校與雙語班
近三年臺中市國小積極申辦教育局雙語學校資格。以 2024–2025年為例,全市約 10–12所國小獲核定「雙語學校」,全校學生皆參與雙語課程,例如:崇光國小、頭家國小、大坑國小、新高國小等學校,依年級開設每週2節雙語課(如藝術、音樂、自然科學等),參與人數占全校達100%。
部分學校(如篤行國小、九德國小、梧棲國中)更達「高階雙語課程」等級,課程領域包括健康、科技、藝術等科目。
此外,部分國小參與教育部「學校本位國際教育計畫」並進行行動研究與深度訪談,顯示學生跨域學習能力提升、家長滿意度提升、教師國際課程設計專業增能。
![]() |

二、計畫專業培力
在計畫申請方面,在疫情之後開啟國際交流的新扉頁。113年在國際教育補助計畫的三軌(國際交流、國際教育課程、學校國際化)的申請複審通過率上,整體的通過率為86%。因為許多學校集中申請國際交流,國際教育中心將申請國際交流的學校鼓勵輔導申請國際教育課程,經過計畫輔導工作坊的協助,今年114學年度整體的通過率為98%。
三、課程樣態與特色:多層次、多元呈現
1.課程與課綱整合
從新課綱實施後起,國際教育不再只是選修或活動,而逐步融入科技、人權、SDGs 等主題課程,尤其國中與高中積極發展校本國際課程。
2.語言與文化浸潤
透過海外交流、接待家庭、外師講座等方式,強化學生英語溝通、自信表達與跨文化理解。
3.學生主導與自主品牌
如模擬聯合國社團、國際文化藝術展、學生分享心得活動,在文華高中、葳格高中等校活躍展現。
4.策略聯盟與國際方案
由臺中市12所國中自發性組成「國際教育文化深耕策略聯盟」,恢復疫情後開始海外交流,例如2024年7月由多校師生赴日本鳥取縣交流考察。
四、困難與挑戰:制約與突破的競合
1.資源與師資限制
許多普通公立國中、小學欠缺具備國際教育專能的教師與經費支持,申請教育部國際化補助時雖有分級補助(初階/進階/高階),但補助上限僅數十萬元,仍難支應大型交流或邀外師長期駐校需求。
2.師資專能與人力不足
一般國小與國中難具備設計雙語課程與跨文化活動的教師人力,教師需投入更多研習與共備時間。
3.教師負擔過重
新課綱推行中,不少校內教師已經筋疲力盡,許多教師反映既要兼顧高密度本位課程,又要設計國際教育活動,容易造成教師負擔過重,且成效難以長期評估。
![]() | ![]() | ![]() |
五、未來展望:願景與策略並進
1.擴大師資共備與資源共享機制
持續透過「跨校教師社群」、「校長國際交流社群」與專業發展講座,建立知識分享平台,協助偏鄉學校取得教案與資源。
2.推進策略聯盟與雙聯學制
鼓勵惠文、臺中二中、文華高中等與更多國外高中、大學建立交流管道,擴大AP與雙聯學制課程。擴大文華高中與中部大學、技職校院的策略聯盟,推動跨校選課與雙聯學分制度,強化高中學生的國際視野與實踐機會。
3.制度化國際教育週與交流計畫
將國際教育週與國際交流專案列入固定年度計畫,鼓勵更多國中、小學參與「大使帶你遊世界」、「接待家庭」等主題交流項目,提升整體參與率。
4.擴展量化指標與成效評估
未來將建立明確指標,如交流人次、學生反饋調查、教師證照取得與課程評量成果,以數據化呈現成效並納入校務評鑑中。
結語
過去這一年多來,在教育局持續指導與推動下,臺中市見證了國際教育在高中、國中及國小階段逐步普及與深化。從教師培力、專案計畫到海外交流、雙語課程,雖仍面臨師資、經費與城鄉差距等挑戰,但整體向度已顯清晰。展望未來,我們將以更系統、更共善的策略,攜手各校、各級教育部門,打造臺中成為國際教育共榮的典範城市。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信「無論你來自哪裡,你的夢想都值得被尊重。」我看見愈來愈多的老師以誠懇務實的態度推動,國際教育定能深植在每一位學生的生命中,翻轉臺中、翻轉臺灣,向世界展現我們的國際教育熱忱與品質。
![]() | ![]() | ![]() | ![]() |
創刊日:100 年 6 月 10 日
發行人:教育局局長
出版者:臺中市政府教育局
地址:42007 臺中市豐原區陽明街 36 號
電話:04-2228-9111(代表號)
臺中市教育電子報自民國 100 年 6 月起,每月 10 日發行一期,為教育夥伴提供更快速便捷與寬廣詳實之教育資訊 ,歡迎各界關心教育訊息之舊雨新知,上網免費訂閱,並請廣為推廣宣傳。
蔣偉民局長
蘇美麗科長
課程教學科王柏鈞股長、詹益榮老師;南屯區永春國小蕭俊勇校長、王清峰主任
教育領航:西屯區上石國小劉益嘉校長、黃薏蒨組長;北區太平國小曾娉妍校長、彭文欣主任;
教育動態:中區光復國小張毅宏校長、蔡牧耕主任、林靜鶯組長;東勢區新盛國小譚至皙校長、李曉玲主任;
校園風情:北勢國中林宏泰校長、劉芳如主任;西屯區東海國小林筆藝校長、張凱棠主任、楊琮渝老師;
人物特寫:西區大同國小廖曉柔校長、謝俊宏主任;大里區大元國小張曡今校長、王怡月組長;
焦點話題:清水國中鐘文生校長、洪嘉祥主任、王詠婕老師;烏日區旭日國小吳桂芬校長;
教學錦囊:四箴國中方玉婷校長、董家琳組長;大里區益民國小洪翠芬校長、吳相儒主任;
教育夥伴:西區忠信國小黃美樺校長、施政旻主任;清水區槺榔國小王勝忠校長、林麗玉主任、枋宛臻組長;
書香共聞:大甲區順天國小陳素萍校長、顏淑菁主任;大雅區三和國小李勝億校長、王昭明主任;
行政組:南屯區永春國小蕭俊勇校長、王清峰主任;
網路服務:課程教學科黃晉恩股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