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從理解出發 讓校園更添溫馨

后里區內埔國小陳昌輝主任 11/03/2025 58 點閱

  德瑞莎修女說:「愛,就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責任!」內埔國小依循「看見差異、給予支持」的教育理念,秉持「適性支持、你我共融」的理想,透過多元的教學策略與支持系統,依據學生不同的身心特質與需求,提供個別化的教學與支持方案。將《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的精神導入教育現場,從理解到行動,努力讓每位孩子成為獨特的個體,實踐「適性教育、共融校園」的教育目標。

邀請「黑墨鏡樂團」蒞校演出

以理解為起點 友善宣導擁抱差異

  為深化全校師生對特殊教育及多元差異的理解與尊重,本校每學年均規劃「特殊教育宣導」系列活動,積極邀請各類專業團體與相關人士共同參與。例如:邀請自閉症協會入班宣導,透過影片與經驗分享,引導學生以同理心看待差異,理解行為背後的原因與意義,並學習主動關懷與協助。  

  此外,也盛邀由臺中市盲人福利協進會五名成員組成的「黑墨鏡樂團」蒞校演出,師生在樂音中,感受身心障礙者展現的生命韌性與追夢熱情,體悟其自立自強的精神。這樣的多元體驗,正是培養理解與尊重校園文化的堅實起點。

適性融合 讓每個孩子都能被看見

  本校在課程規劃上,堅守「融合教育」的理念,旨在為特殊教育學生創造更多與一般學生共同學習的機會。例如在體育與藝術課程中,特教學生與普通班同學共同參與活動,藉由分組合作,有效促進彼此的人際互動與口語表達能力。此外,為了確保學習的公平與樂趣,教師們會在體育課與社團活動中精心設計「調整性活動」,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充分參與、享受學習的過程。

  為了強化校園支持系統與同儕互助網絡,本校特別設立了「小太陽計劃」。該計劃由普通班學生擔任「學習小天使」,負責協助特殊生在課堂、活動或日常生活中面對各項挑戰。透過小天使的溫暖陪伴與實質互助,孩子們不僅學會了關懷與尊重,也在服務的過程中培養了強烈的同理心與責任感。此制度的推行,不僅讓特殊生獲得即時且有效的支持,更讓全校學生在相互扶持中共同成長,體現了真正的共融精神。

提供學生個別化的教學與支持方案(圖片1)
提供學生個別化的教學與支持方案
親師生共構支持網絡(圖片2)
親師生共構支持網絡
專家分享融合教育策略與支持技巧(圖片3)
專家分享融合教育策略與支持技巧

CRPD精神落實校園 從權利出發實踐共融

  學校教育願景深受《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的核心理念啟發。CRPD強調身心障礙者應享有平等參與教育與社會生活的權利,學校以此為指引,積極推動「無障礙學習環境」、「多元評量」及「適性輔導機制」,確保每位學生在教育歷程中都能被公平對待與尊重。

  此外,學校持續辦理教師專業成長研習,邀請特教專家分享融合教育策略與支持技巧,目的在於提升教師團隊的特教知能。從課堂設計到評量調整,學校力求真正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使融合教育不只是文件上的宣示,而是融入每一天的教學互動中。

從理解出發 讓共融成為日常

  「共融」不應是口號,而是一種態度與行動的體現。 我們衷心期盼每一位孩子,不論有無障礙,都能在充分的理解、支持與尊重中,一起快樂學習、共同成長。教育的美好,正源自於對每一份差異的理解與尊重。當我們願意從心出發,看見每個孩子的獨特與無限潛能時,共融的花朵便會在校園裡絢爛綻放。

分享:
:::

校園風情

霧峰農工「114-1學期友善校園週」活動
師不可擋--教師節街頭採訪與空中傳愛點播
益民國小「小時光」社區共讀站
從理解出發 讓校園更添溫馨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