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有效教學的內涵與基本做法

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游自達副教授 03/01/2013 3410 點閱

        有關有效教學的議題是教育實務工作者長時間關心的議題,也是教育心理學界研究的焦點。近一百年來,有關有效教學的論述與研究可說多如繁星。經歷長時間的研究與教學實務經驗的累積,我們對於有效教學的策略已有更多的認識與理解。但是,學者們卻也不斷指出,雖然現今的教學空間更堂皇壯觀、教學設備更先進新穎、教學媒體更光鮮炫目,但是教師的教學方法似乎沒有太大的改變。老師講授、學生吸收的框架沒有變,知識傳輸的做法依然是教學中的主流,學生仍是被動感官接受別人的知識。前教育部長曾志朗在2013年二月號(132期)的科學人雜誌中便以「科學進入轉譯的年代,教學呢?」為題,呼籲發展轉譯的教育科學,將新智科學研究所導出的教學策略,在教學現場加以探究。

        隨著時代的變遷與社會的發展,對於什麼是「有效學習」的看法不斷改變,有效教學的內涵與做法也有不同的重點。上個世紀末,學者們在回顧上個世紀有關教學研究的發展時曾明確地指出,有關學習的隱喻已經從「學習是正確反應的獲得」轉變至「學習是社會文化的發展」(learning as socio-cultural development。學習的意涵變遷,有效教學的觀點自然也有所調整。近年來,由於學生學習表現的國際比較研究 (如TIMMS、PISA等)廣受社會各界所重視,素養的培養已成為教育界最火紅的話題。以PISA的素養評量為例,評量的焦點包含內容(content)、歷程(process)、情境(context)等三個向度。換句話說,有效的學習除了關注學習領域內容的精熟之外,更需要協助學生發展分析問題、推理的策略方法,同時也要發展在生活情境中覺察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成為積極的、關懷的、以及反思的國民。

        有鑑於此,教育人員需要重思有效教學的內涵並在做法上加以調整。具體而言,有效教學的內涵遠大於正確答案的獲得或是知識的吸收,教學也不僅止於領域內容知識的講授、內容的反覆練習與精熟。對於教學有效性的判斷應該超脫紙筆測驗中的正確答案,以更寬廣、多元的角度檢視學生學習的成果,考量學習者學習策略的培養、後設能力的發展、學習動機的維持或提升、生活經驗的擴充、思考創意的涵育等不同的面向,展現學習的多樣性。

        面對前述的變遷,筆者認為有效的教學至少可以從三個面向加以努力:

(一)覺知(awareness)的培養:從學習活動中引導學習者對於學習內容與生活問題關聯的覺察、問題意識的敏感與覺察;

(二)知能的強化:引導學生結合個人經驗,加以添加、整合、轉化,建立屬於個人的知識,發展分析推理與問題解決的能力等;

(三)創意的提升:培養學生對情境中的現象與問題具有敏覺性,能以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與解決。

        此外,筆者認為有效的教學也必須是讓學生「有感」(sense) 的教學。所謂的「有感」不是感官知覺上的光鮮炫麗、引發學生的注意,需要的是引導學生「用心」的投入、融入學習;「有感」不只是認知上的講解說理、引出問題的答案,需要的是結合學生的經驗,發展個人意義與策略;「有感」並不是抽象知識的操作,需要的是引導學生體驗與反思,提升後設能力。

        近三、四十年來,學習認知研究的發現提供有效教學重要的基礎。在眾多的發現中,筆者認為和有效教學最有直接關聯者有二:一是學習者的先備知識(prior knowledge) 對於後續學習具有直接的影響。新學習若能結合學生的先備知識經驗,建立個人的意義,學習保留方能持久;另一則是精緻化學習(elaborated learning) 有助於學後保留和提取。經過個人有意義的聯結、分類、推論與引申的學習,才能被提取活用。這個發現和孔子所謂「學而不思則罔」不謀而合。

        綜合而言,教學的有效性不能以學生在紙筆測驗上的成績作為判準,也不應該侷限於學科的表現。教學的重點不在於知識的傳授,而在於引導兒童體驗、思考、反省、推理、與覺察關係。教師欲使教學更有效,需要掌握學生的先備知識,由學生生活中取材,並運用多樣化的活動激發學生參與、強化學生探索互動。教學過程中不必急著將「最有效率」的方法或專家的知識直接告知學生。在教學互動過程中多讓學生思考與探索,引導學生由實踐中感受,由行動中覺察,由互動中體認與了解,將使教學更為有效,更能達成多面向的學習目標。

分享:
:::

教育領航

社區中的好學校
有效教學的內涵與基本做法
教學新思考-好老師v.s.有效教師
老師是學校的光榮資產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