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一個家長觀點看「考試評量」這件事

安和國中家長 林吉洋 會長 08/30/2013 1239 點閱

  本人所經營的事業機構,常會有面試社會新鮮人的機會,經常遇到國立大學名校畢業生,面對就業態度和與人應對進退等社會化生存能力之表現,卻是與成績無法相連結,這應是企業經營主最頭痛的問題,身為家長會長,也是教育工作者的我,深思此點,到底要如何調整此一工程?學校的評量考試制度能否調整?   考試的目的乃在評量孩子學習的成效,了解孩子對老師平日所教授課程內容的熟悉度與應用能力,以作為教學改進或補救教學之依據,然而時下老師對於「考試評量」這件事,有如達爾文「演化論」般,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採優勝劣敗的法則,但試題無論難易,總有人考滿分,有人考低分,高分群的同學在現今一切以分數為評比標準的環境下,總能優越勝出,也常自恃自己的資優,而不知感恩惜福!   至於那些程度中等與學習成就落後的同學,就在這樣的「考試評量」惡性循環下,面對低落的分數,對學習的科目失去信心與興趣,甚至害怕、討厭,進而逃避,考不好不敢給父母看成績,於是有人作弊、有人放棄學習。家中的父母親也因為孩子的學習成就而吵架,意見分歧、家庭分裂,這種現象普遍存在於現今社會,每每遇此問題,總令人感到無奈!徒生唏噓 …!   愛因斯坦說:「通常可衡量的都不太重要,重要的通常無法衡量!」許多老師把「考試評量」當成教學的目的,國中教材出版商、販賣書商等為取得教師使用該出版社之教科書,提供完整又過量的教材與評量考卷,教學中趕課,然後進行小考、平常考、前測考、後測考、月考、期中考,每日總是考!考!考!特別是各教材出版商提供一堆評量卷,就是要把它消化完,鮮少有用心的教師注意到學生的學習差異性,針對學生較不懂的單元,再一次用孩子聽得懂的方式再教一次,給孩子真正理解的觀念與知識,或針對平時考試時,同學們較易錯的題型及觀念,再給予練習的機會,而真正的落實補救教學,此現象是值得家長與教師們深思。   「考試」在台灣被視為「公平」,評斷一個孩子表現好壞的唯一方法,此神聖的方法非一日能改變,老師如何在不得不「考試」的前提下,在學生個別差異化如此大的時代,如何鼓勵孩子學習,如何激勵孩子說:「你有能力,你做得到,可以有方法去改善的」。例如以全班80%以上學生的程度出題,非針對20%優等生作評量,或出題以基礎題與加分題方式命題等讓80%以上孩子皆有不錯的成績,而少數教師不適當命題的考倒學生,這是錯誤的,畢竟基礎教育只是養成學習興趣與基本能力的國民教育,出題老師何必在意學生考好成績,讓孩子樂於考試,「考試評量」才能成為學習的良好手段。   學生是教育的主體,學校、家庭、社會必須用前瞻的眼光來面對此百年大計!希望我們在最基層的教育夥伴與教育當局皆能重視此問題,我想這是當前關心我們國家實施十二年國民教育的所有人之共同心聲吧!

分享:
:::

教育夥伴

一個家長觀點看「考試評量」這件事
多走一哩路~送一份愛的禮物
啟動孩童的笑臉,綻放生命中的彩虹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