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刊日:100 年 6 月 10 日
發行人:教育局局長
出版者:臺中市政府教育局
地址:42007 臺中市豐原區陽明街 36 號
電話:04-2228-9111(代表號)
臺中市教育電子報自民國 100 年 6 月起,每月 10 日發行一期,為教育夥伴提供更快速便捷與寬廣詳實之教育資訊 ,歡迎各界關心教育訊息之舊雨新知,上網免費訂閱,並請廣為推廣宣傳。
老土牛有新風貌
石岡區土牛國小蕭敏慧主任
熙來攘往的豐勢路上,川流不息的車潮裡,人們行色匆匆。
走進路旁的土牛國小,空氣中滿是花草樹木散發的幽香,耳中不時聽到蟲鳴鳥叫,還有水池溝渠裡的蛙鳴。被世俗的喧囂擾亂的心,頓時會被滌淨。
創校九十二年的土牛國小,常因校名引起注目的眼光。土牛不是牛,清乾隆26年彰化知縣為避免漢人與原住民衝突繼續擴大,因此在現今土牛國小下方挖溝為界,共堆十九土堆,外形似牛,便稱之為「土牛」,以溝為界,禁止漢人越界開墾,並且豎立石碑作為漢人和原住民開墾耕作的地界線。這「土牛民番地界碑」幾番遷移,於68年5月,移至校園西邊;九二一大地震因校園重建,再移至校園前庭,而後在此靜靜聆聽童稚笑語,與琅琅讀書聲。
老土牛在師生的努力下有了新風貌。
九二一重建後的土牛國小,校舍色彩豐富,格局活潑,教室寬敞明淨,是一所結合傳統與現代的特色校園。校園周圍人文與地理資源豐富,緊臨的土牛客家文化館,是師生最好的文化教材。東豐綠廊自行車道,花木扶疏綠蔭夾道;還有引自大甲溪用於發電的電火圳,兩岸生態豐富,都是本校師生健行和觀察學習自然生態的最佳步道。有百年歷史的八寶圳分渠流入校園,終日流水潺潺,圳中魚兒悠游,旁有垂柳樹影婆娑,令人流連。
每年黑冠麻鷺在校育雛,學生們於菩提樹下嬉戲,也不忘抬頭觀察。對生命的尊重與友善,讓迷途滯流校園的紅面番鴨,悠游於水圳中,漫步於校園裡。文化體驗與自然觀察,是學校結合客語生活學校與推動環境教育之特色;結合社區資源,讓學生有更多學習,則是我們努力的目標。童玩達人張爸帶領下,孩子們動手DIY跟著製作竹蟬,人手一支搖動著發出嗡嗡鳴聲,玩得不亦樂乎。
為培養學生對於在地文化的更深刻認識,本校培訓文化與生態解說員,做校園特色介紹與土牛客家文化館解說。學生們落落大方,口齒清晰的介紹解說,總是令參觀訪客讚嘆不已。
圍繞著中庭裡的小葉欖仁,一年四季展現不同風貌。下課時間,勇敢秀自己的孩子,在中庭裡賣力演出,彈琴吹笛、唱歌跳舞,展現才藝與自信。演出或許生澀,卻是個個精彩,博得圍觀師生的熱列掌聲。
石岡屬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社區裡客家族群多,為保留客家文化,推展客家語,在歷任校長的支持下,申請辦理客語生活學校計畫。客語每週一句教學點點滴滴累積孩子聽說的能力,並進而鼓勵參加客家語能力認證考試。在老師們熱心指導下,參加歷年客語生活學校觀摩賽,無論是口說藝術、客家語歌唱表演,都屢獲佳績,生動傳神的演出總令人留下深刻印象,邀約參加客家活動演出應接不暇。孩子們唱客家童謠的純真歌聲,剪輯做為上下課鐘聲,每當「下課囉」歌聲響起,歡笑聲隨即滿校園。
老土牛,正展現著年輕有活力。
創刊日:100 年 6 月 10 日
發行人:教育局局長
出版者:臺中市政府教育局
地址:42007 臺中市豐原區陽明街 36 號
電話:04-2228-9111(代表號)
臺中市教育電子報自民國 100 年 6 月起,每月 10 日發行一期,為教育夥伴提供更快速便捷與寬廣詳實之教育資訊 ,歡迎各界關心教育訊息之舊雨新知,上網免費訂閱,並請廣為推廣宣傳。
蔣偉民局長
蘇美麗科長
課程教學科王柏鈞股長、王琬璇老師;南屯區永春國小蕭俊勇校長、王清峰主任
教育領航:西屯區上石國小劉益嘉校長、黃蕙蒨組長;北區太平國小曾娉妍校長、陳奕蓁主任、游淑淳組長;
教育動態:中區光復國小張毅宏校長、蔡牧耕主任、林靜鶯組長;東勢區新盛國小譚至皙校長、李曉玲主任;
校園風情:北勢國中林宏泰校長、劉芳如主任;西屯區東海國小林筆藝校長、張凱棠主任、楊琮渝老師;
人物特寫:后里區月眉國小廖曉柔校長、楊秀停主任;大里區大元國小張曡今校長、王怡月組長;
焦點話題:清水國中曾育宗校長、洪嘉祥主任、王詠婕組長;東區樂業國小吳桂芬校長;
教學錦囊:四箴國中林瓊惠校長、董家琳組長;大里區益民國小洪翠芬校長、吳相儒主任;
教育夥伴:西區忠信國小黃美樺校長、葉俞潔主任;北區立人國小廖子成校長、簡鳳瑩主任;
書香共聞:大甲區順天國小陳素萍校長、顏淑菁主任;大雅區三和國小何昭伶校長、陳怡閔主任;
行政組:南屯區永春國小蕭俊勇校長、王清峰主任;
網路服務:課程教學科黃晉恩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