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分組合作,樂在學習」~教學相長在豐南

豐南國民中學曾翠萍主任 06/09/2014 1762 點閱

因應教育部十二國教「活化教學-分組合作學習」於102學年度於各領域實施,配合教育局教師公開課及觀課政策,鼓勵教師實施「分組合作學習」教學法,從各領域教學觀摩中,看到分組合作學習中師生角色的調整、有助於提昇學生學習成就、增進學生的學習動機、發展合作及溝通技巧、增進學生自尊及促進族群融合,是一項具備多項功效的教學策略。

本學年度邀請國立彰化師大科學教育所秦爾聰教授擔任本校專家諮詢委員,在國文、社會領域公民科進行校內教學觀摩,對本校實施分組合作學習讚賞有加是值得推薦的成功案例,秦教授在會議中提到,有效率的在各領域時間促進教師間互動,並針對觀課後的優缺點加以改進,也就是教育部所提倡的有效教學,換言之,共同備課、公開課、觀課、議課是現今教師教學應具備的歷程。

以下為本校國文科、社會公民科兩位老師實施分組合作學習教學法的心得及分享:

國文科黃子晅老師分享:

因為有參加過合作學習教學工作坊的研習,學習到許多合作學習的教學技巧。一般在班上多多少少都會有程度較不理想的孩子,這些孩子在課堂上常有落後與落單的情形,而合作學習正可以透過異質分組,讓程度好的組員帶著程度較不理想的組員進行學習。

    首先,根據平時小考成績進行異質分組,並選出組長。每組五人,共分為六組。教師在進行教學之前,需先教導合作學習的技巧,例如:尊重、包容、合作、就事論事……等,先讓各組培養默契。

    開始進行全班授課,教師授課的時間約占一堂課的二十~二十五分鐘,之後給各組十~十五分鐘的時間進行小組複習(由組員之間根據教師教學內容作複習與組內提問),此時教師須提醒各組必須確定每位組員都要精熟剛剛的教學內容,透過互相合作的方式,各組並不會出現學習落單的同學。

    當小組複習時間結束後,進行大約十分鐘的小組競賽。教師根據剛剛的教學內容設計題目,題目設計須顧慮到各個程度的同學,較基本的題目可以指定各組程度較不理想的組員做搶答,較進階的題目可以指定各組程度較好的組員做搶答,如此一來每個組員都能夠為自己的組別爭取榮譽,亦可提升自己的成就感。

    實施合作學習,能夠有效提升孩子的學習成效。無論是程度理想或不理想的孩子,都能夠從中獲得成就感,另外,也可藉此培養孩子尊重與包容以及互助合作的精神,讓學習這條路上一點都不孤單!

社會公民科翁晨薇老師分享:

甫得知要在教學中使用合作學習法時,心中立刻浮現的念頭是課程設計的不易與實際操作的困難,但是一想到以前在大學時曾經修習過的合作學習理論終於能派上用場,反而有股躍躍欲試的感覺。

    在開始著手進行課程設計時,是在要正式實施合作學習教學法課程的兩個月前,當時因為考量到實施的對象是國中一年級的學生,他們是國中校園的新鮮人,對於國中的課程仍懵懂,要讓他們能夠融入合作學習法是無法一蹴可幾的,必須花費數週的時間讓他們慢慢學習並適應,如此才可以真正體會合作學習的成效,但也正因為他們才剛接觸國中課程,對於教學法並無既定成見,面對合作學習法更能全心接受,發揮最大教學效果,因此,我考量著國中一年級生的需要,為他們設計的是長達四週的合作學習課程。

    因為教授的是公民科,雖然設計上是四週的課程,但實際上也只是四堂課的時間而已,因為一週只有一堂課,所以在操作上並無多餘的緩衝時間,每堂課都必須準備幾乎是詳案的教案,才可以精準的達成當週的進度,能夠在不耽誤段考的前提下,完成合作學習。

    在確定好課程規模後,接著要選定所使用的合作學習法,我所選擇的是小組遊戲比賽法(Teams-Games-Tournament,簡稱TGT),此方法要先將學生分成三到六人的異質小組,在課程進行中,聽老師的講解,進行小組討論,回答問題,最後以小組競賽來確認教學成效。在我的課程裡,我將學生分兩次組,意即學生會有兩個組別,兩種組別都是五組,一組六人,第一次分組為異質性分組,第二次分組是同質性分組,分組依據都是段考的公民成績,因此第一次分組的學生成績常態分配,第二次分組是成績較相近的人在同一組。

    將學生分好組後,先以異質性分組進行老師對課程的講解,中間穿插約二至三次的小組舉牌回答問題爭取加分的機會以及小組討論,最後要他們到同質性的組別寫十題的小考卷作為競賽,如果在符合他們實力的組別考了最高分可以為原本組別加上6分、第二高分可以加5分……以此類推,最後計算各組分數分別給予不同的獎勵。

    此競賽方法要特別留意的是,小組競賽的考卷要是各組實力不同提供難易度不同的考卷,這樣的競賽才可以顯示出真正的程度,也可以讓平常學習成就低落的學生得到一點成就感,當時,就有學生在聯絡簿表示這樣分組競賽的方法他覺得很新鮮,而且感覺上他對小組也有貢獻到一點心力,而這個學生是平常考試不及格,上課缺乏學習興趣的,在實施合作學習時,他都很積極的回答問題,寫小考卷的態度也比平常認真許多,還有學生說他現在都滿心期待每週的公民課,因為他認為他有了表現的空間。

    每一位教師在平時上課均有課程進度的壓力,尤其每週節數不多的社會科教師更是時常會有趕課的困擾,因此對於要實施類似合作學習法這類需要有額外活動的教學法會有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感覺,也會對這類教學法可以提供的成效有所疑慮,這也是我在操作此次課程時所遇到的困難之處,但想起母系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的教授董秀蘭教授曾說過:「有別於講述法的其他教學法之課程設計就像燕窩鮑魚這樣的大餐,我們不能每堂課都端出大餐,但是偶爾吃吃是可以的,也更顯它們的美味。」在心理反覆咀嚼教授的金玉良言,再看看學生們一雙雙期待上課的雙眼,就覺得這困難似乎可以慢慢克服了。

 

透過兩位老師的經驗心得分享,相信「活化教學-分組合作學習」會讓孩子班級的學習氣氛變得更和諧、更積極同儕的相互激勵與彼此約束,學生對學習的責任感也更為加強。

「分組合作,樂在學習」~教學相長在豐南(圖片1)           「分組合作,樂在學習」~教學相長在豐南(圖片2)

 

 

 

 

分享:
:::

教育特寫

大家一起學習~創造學校教育的春天
瀚墨東山,文化傳承
發現獵人的眼
「分組合作,樂在學習」~教學相長在豐南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