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改變 為了幸福

南屯區黎明國小吳和蓉老師 03/23/2015 1029 點閱

        過去的我,每天總在教學與批改作業中匆忙度日。下課時,身邊圍繞的是一群吱吱喳喳的學生,直到放學後,才有空暇時間處理班務。夜深人靜時,回憶起今天所發生的事情,或抱怨的話語,或激烈的肢體衝突,甚至只是一個無助的眼神,都讓我懊惱不已。「也許明天再找個時間好好處理吧!」我總這樣告訴自己。可是明天又有明天的新鮮事,日復一日,太多的想法和衝動不斷累積,最後卻漸漸演變為視而不見、繳械投降。

        如今,身份有了轉變,我開始有更多的彈性,用更宏觀的視野看待教學中發生的一切。當看著氣急敗壞卻又希望突破困境的老師,我心疼的是他所要克服的挫折與難關;當見到哭得一把眼淚一把鼻涕的學生,我亦心疼他所要面對的憤怒和委屈。腦中思緒常常糾結成一團毛線,想著:如果這一切可以改變的話,是否會有不同的結果?這些老師需要的是什麼?學生又需要什麼?更重要的是,我能為他們做些什麼?

        其實很多人對「輔導」充滿疑惑,它到底是什麼?我稱它是學校的「心靈健康中心」。每個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時候,如果這種情況愈來愈多,對自己和他人造成嚴重影響,則「輔導」的介入就是一種協助心靈痊癒的選擇。它對於狀況的處理不同於教育,是以「傾聽」與「觀察」為首要。除了深層了解孩子困擾背後的原因與故事外,也提供了一個合理抒發情緒的管道,讓他們透過述說、繪圖、勞作、遊戲或運動,適當地做「心靈的復健」。在這過程中,大部分的孩子都能夠找到解決的方法,產生行為的改變。簡單來說,每個人都有「強項」與「弱項」,「心理輔導」即是透過發掘孩子的「強項」,來幫助他們面對並克服自己的「弱項」。

        雖說「心理輔導」是一個改善的可能,但畢竟不是醫生開的藥方,無法立竿見影。這些變化有時是量的改變,像是特定行為次數和強度的下降;有時是質的改變,例如談吐與氣質的轉換。但相同點都是,它需要一段時間的醞釀。難道沒有更速成的方法嗎?當然有,那就是:改變我們大人的眼光與態度。何不多看看孩子的優點與正向動機?何不多給予他們鼓勵與稱讚?這些動作其實更能夠加速他們的轉變,因為在他們心目中,我們都是「重要他人」。

        擔任專任輔導教師已經三年,在繁忙的工作中嚐盡酸甜苦辣,但是,每每看見曾協助過的孩子有更棒的表現,或是見到親師對於孩子的關心與用心,所有的辛勞都會在瞬間化成甘甜的泉水。未來,就讓我們一同努力,與孩子共譜最美妙動聽的生命樂章。而改變,就從現在開始!

分享:
:::

教學錦囊

許我一個祝福~畢業快樂
改變 為了幸福
健康好喝的冷泡綠茶
健康大安 --「愛運動、要營養、學會體重控制」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