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以做好事的心意推動校務評鑑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師教育研究中心陳盛賢主任 04/07/2015 1910 點閱

一、前言

        臺中市國中小校務評鑑的團隊以「專業省思」以及「愛與和平」精神執行此工作,希望臺中市未來的教育良善,期許每位學生可以積極學習,成為憑良心行動,有正向思維,能彼此互助關懷的公民,也期許每位教師可以在教學中獲得成就感,樂在教育工作。有這項期許,是因為這個工作團隊的夥伴是以「做好事」的心意,發揮「專業省思」以及「愛與和平」校務評鑑精神,如此我們才會產生「有用」與「友善」的校務評鑑,筆者與團隊夥伴們一直如此地工作著。但是或許有部分人不知道我們的「做好事」心意,筆者只想讓臺中市的教育夥伴能知道,大家一起做好事。

二、做好事的心意

        國內的校務評鑑常被批評看資料流於形式、或是僅為成績評斷,所以兩年前筆者在臺中說明新取向的校務評鑑時,有人質疑這次的校務評鑑一樣是流於形式,筆者說過:「我知道現在說破嘴解釋,也沒用,但是開始正式推動後,我要讓大家感受到實在與友善的校務評鑑。」,亦即當時我們就是希望建立起新取向的校務評鑑,重視自我改善行動機制、落實「訪談與觀課為主,資料為輔」的評鑑原則、推動教師的教學觀察、推動教師社群的互動與觀課、導引學校經營是全校共同投入等,我們希望做到─或許在校務評鑑實地訪視前,對於校務評鑑有所擔憂,但是實施後,可以不排斥它、感受到它的有用與友善,進而發揮校務評鑑專業省思的功能。所以,筆者在每場校務評鑑實地訪視後,會問一下工作夥伴要如何微調,讓大家對於校務評鑑的感受是好的、有用的、友善的。

        第四梯次以後的受評學校,每所學校只需提供飲用水、茶(茶包)、咖啡等三項,不要再提供其它點心或食品;教師專業檔案(教學檔案),至多一本且以不超過50頁為原則;受評學校的接受教學觀察教師,不要再提供任何教案;不用採取大圖輸出方式呈現學校評鑑的相關資料等,這些都不是校務評鑑的重點,但是希望受評學校可以感受到校務評鑑的友善,也能間接體會校務評鑑工作團在細節的觀察與用心,而知道我們團隊夥伴是以「做好事」心意來完成這件工作,希望受評學校可以得到評鑑的專業省思功能。

三、單純地做好事

        做好事是利他的、非關政治利益的、沒有華麗語言的包裝,應是單純地心意的體會。我們的社會逐漸走向非互助信任、謾罵、批評的氛圍,但這些卻有時候被美化為監督、正義、批判思維,讓許多願意做事的人心寒而離開,筆者也擔心校園文化也逐漸有如此風氣。此時我擔心的是,負面的校園文化是否正在影響著學生?學校教育會逐漸失去轉化社會結構的功能。推動新取向的校務評鑑也是如此,我們做好事的心意與專業不容易被看到,但是非專業領域的政治意見容易被重視;我們做好事的聲音不容易被聽到,但是藉故打擊的聲音震耳欲聾。筆者有些感嘆,我們連單純做事的時間都不夠,還要花時間證明工作團隊無私、實在、友善的想法。但是這或許是這個多元開放社會所需,只不過校務評鑑工作團隊希望臺中市教育好、學生好、教師好的做好事心意,可以不證自明。

四、結語

        筆者在校務評鑑實地訪視時,訪談許多學校校長主任與教師,發現學校校園內有許多默默耕耘的好校長、好老師,只為了學生發展而努力著,單純地做好事,而且發現他們都在協助學生的過程中,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一個充滿愛的價值;筆者發現許多臺中市校務評鑑的工作夥伴們,以及訪談過程中的教育夥伴,是以做好事的心意在推動校務評鑑,辦理學校校務。單純地讓校務評鑑可以導引學校省思與發展,導引學校重視實在的教師教學,導引校務評鑑走向重視價值內化的學生學習,單純地想讓每一位學生對於未來充滿希望與愛,讓每一位教師在校內受到支持而不會感到孤單,單純地想讓臺中市的教育更好。筆者欣賞這些教育夥伴的投入,大家一起做好事,讓學生好,也讓自我價值更豐富。這些教育夥伴的投入,無關政治利益,無關學校利益,無關個人偏好,真心希望臺中市教育好、學生好、教師好。

分享:
:::

教育領航

延長校園開放時間
以做好事的心意推動校務評鑑
多元入學方案~擇我所愛
讓天賦自由,讓孩子展翅高飛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