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是男是女,亦男亦女?---談家庭中的性別教育

弘光科技大學老人福利與事業系陳瑛治副教授 09/04/2015 1595 點閱

一、前言

       準父母做產前檢查時,通常會問醫師胎兒的性別是男生還是女生?因為這會影響他們要準備什麼顏色的嬰兒衣服以及要取什麼樣的名字。分析一個人的名字就可看出社會或家庭對男生和女生有著不同的評價與期待,因此老一輩的台灣女性名叫「罔市」、「招弟」的人很多,名字中出現「滿」、「足」、「免」、「完」、「婷」等字的比比皆是。如果生到男生不是叫「添丁」、「進財」就是「天賜」、「富貴」,名字中最常用的字不外乎「雄」、「輝」、「傑」、「豪」這類具男子氣概的用詞。

二、父母教養觀影響孩子性別認同

       性別是影響個人發展的重要變項,成長過程中父母對男生女生的教養方式也不同。我們鼓勵男生主動積極、勇敢果決、男兒有淚不輕彈,女生則要溫柔體貼、善解人意、端莊優雅。這些期待透過父母耳提面命的說「你是男生,你要... ...」、「女孩子要有女孩子的樣子」等話語,教導孩子社會對男生女生的能力、個性與作為抱持不同的信念與期待。性別基模影響許多父母的教養方式包括玩具的選擇(如:男生玩汽車、機器人,女生玩洋娃娃、辦家家酒)、運動(如:男生練跆拳、女生學跳舞)、能力(如:男生數學好、女生語文好)、科系選擇(如:男生選理工、女選社會人文) ... ...這種男女有別的教養觀提供父母指引,讓我們教出男性化的兒子及女性化的女兒。

        隨著社會思潮及教育理念的改變,以前「男生是男生、女生是女生」的教養觀被認為是限制女性發展並壓抑男性的性別刻板印象。因此有人開始倡議「在成為男人或女人之前先成為一個人」、「不管男生或女生都要既勇敢又溫柔」,中性化的教養目標成為終極目標,這對於在傳統教養方式下成長的父母們帶來新的困惑與焦慮:我是不是要讓兒子玩芭比娃娃、辦家家酒,這樣他長大後才能成為一個體貼能照顧人的男人?我是不是要常常和我女兒玩積木,這樣她的空間概念才會比較強?擺盪在「是男是女」、「亦男亦女」兩種不同的養兒育女觀之間,不僅父母感到無所適從,也會影響孩子如何學習性別角色,因而影響性別認同。

三、性別差異的成因:先天V.S.後天

       心理學中爭論不休,難有共識的一個議題就是「到底是先天的遺傳(包含基因、生理因素)或是後天的經驗(包含社會化、環境、學習因素)決定人類的行為?」不只社會大眾、專家學者也對於先天與後天因素的影響力到底孰重孰輕?哪些行為或特質是與生俱來?哪些是後天決定的意見不一。當我在進行親職教育時,常有父母會問到「我女兒很小就很會講話,可是兒子不只開口的晚,表達能力也不如姐姐,是不是女孩子天生語言能力就是比較好?」「我念小學的女兒都不穿裙子,頭髮剪得短短的像個男生,這到底是怎麼了?」或是「我發現我念高中的兒子好像是同性戀?這是不是因為他缺少跟女生接觸的經驗,以後他是不是就會變回異性戀?」

       不管是能力特質的性別差異或是性取向的成因,有些學者認為男生與女生的差異是先天因素所致,例如女生語言能力比男生強、女生的聽覺比男生敏銳導因於兩性大腦的差異,或是男同戀的成因可能有部分導因於基因,而不全然是後天經驗造成。這種先天決定的論點被後天影響的學者認為是鞏固「男強女弱」「男優女劣」之父權社會觀念的假科學論調。社會建構理論認為男女之間的性別角色行為及性別差異都是來自文化期待與社會化過程,女生語言能力比較好是因為從小所玩的遊戲較強調人際互動。後天決定論的擁護者認為「一個人是男性化或女性化取決於父母的教養方式、媒體文化的性別意識,與生理因素無關」。

四、結語

       隨著越來越多的研究報告出爐,「先天v.s.後天」的討論相信會更為明朗,目前我所抱持的看法是兩者是交互作用的,忽略或低估某個因素的影響力會有偏頗。更何況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條件都不一樣,後天的發展經驗更是大異其趣,即使是在同一家庭長大的手足,他們所共有的經驗比率也不高,還是讓我們回歸個別差異吧!不管男生、女生,每個孩子都不一樣,不管是性別、能力、氣質、興趣喜好,為人父母者要能看見每個孩子的獨特性,珍視差異因材施教,提供孩子平等的機會與資源讓他得以發揮潛能,落實性別教育就是人格教育的理念。

分享:
:::

教育領航

臺中校校友善 校園處處溫馨
性別平等就從「尊重」開始
是男是女,亦男亦女?---談家庭中的性別教育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