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數位學習,大家e起來

大里區大元國小邱志忠校長 12/29/2011 3061 點閱

        隨著科技的進步、資訊的發達,二十一世紀,要定義成e化的世紀,是再貼切也不過的事。從過去一二十年來,電腦的日益普及、網路的方興未艾,數位化的資料、數位化的生活、數位化的學習…一步步地融入我們的生活,成為我們每天必須接觸的事務。而其快速的傳輸特性、超大的記憶容量,以及不斷推陳出新的電子產品,也不斷地改變學校的「教」與「學」。

        從學校e化教學設備的演進來看,1990~2000年,正是個人電腦在學校蓬勃發展的年代,同時,學校也開始有了網際網路,因此,我們可以定義:擁有電腦、CD-ROM、DVD、與INTERNET的學習環境,稱之為「網路教室」。老師可藉由電腦與網路,蒐集豐富的教學資料,並經由CD-ROM與DVD,播放教學影片…也可以稱它為第一代的e化教室。到了2001~2010年,單槍投影機價格的大幅滑落,不再成為令人卻步的高檔設備之後,接著電子白板的價錢也降到學校有能力負擔的範圍,加上數位相機(DC)、數位攝影機(DV)、實物投影機、即時反饋學習系統(IRS)、校園無線網路…的普及化,「班班有電腦、教室有網路」,早已不是台灣國民中小學的新聞,而新的努力目標,則是「班班有單槍、處處有網路」。這樣子的教學環境,我們可稱它為第二代的「智慧教室」。在未來的2011~2020年,雲端服務必然會成為主流,搭配電子書包、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QR-Code的應用、甚至我們可能從未想過之電子產品的問世,都可能會逐進走入校園,這樣的學習型態,我們可稱之為第三代的「雲端教室」。而未來教學的趨勢,必定會走向三端,那就是「學習遠端、資料雲端,與教學尖端」!

        然而,這只是數位化學習中,硬體環境的建置而已。在教學的活動中,學生才是學習的主角,老師是重要的輔導者。如何讓我們的老師,從「熟悉」各項的教學媒體與素材開始,到「使用」、「整合」、「重新定位」與「進化」各項科技設備與教材,有效地提升我們的教學品質,真正讓我們的孩子受惠,才是我們推動數位學習的目標。身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思考的是:原本三小時的課程,可否經由數位化的學習,縮短到更少的時間?或是時間不變,但我可以用更生動多元的教學模式,引起學生的興趣,進而改進學習的效果?因此,「學得快」且「學得好」,將會是我們數位化的教學過程中,不會改變的方向。

       在數位化的學習環境中,不可或缺的三項要素:「數位環境」、「教材內容」與「教師教學」中,第一項的數位環境,反而是筆者最不擔心的區塊。因為,只要有錢,就可解決。第二個區塊「教材內容」,可以由書商、出版社、教師群共同來努力,彼此分享教學資源,問題也不大。第三個區塊「教師教學」,才是個人最擔心的地方。因為,設備的建置,只要有經費,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升級,而教學新知的接收、教學觀念的轉化、教學模式的改變,都不可能一步登天。筆者認為,「一顆開放且願意分享的心」,是老師進行數位教學的重要起步。唯有心的開放,才能快速地接受新的科技設備與觀念;唯有願意分享的態度,才能在網路世界,創造等比級數增量的知識與資源之共享。其次,「放手讓學生做」,孩子才有更多的機會,在數位學習的天地,自我探索學習,建構並獲得屬於他自己想要的知識,才能讓孩子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第三,「放下身段」,成為孩子學習的伙伴,而不是高高在上,非得言聽計從的指揮者,方能在e化的環境下彼此教學相長。因為,在浩瀚的e化世界裡,或許學生得到的資訊比老師更多更快,甚至更為正確。因此,老師的任務,是輔導孩子篩選資料、擷取資訊,與獲得知識,並培養正確的資訊倫理觀念。有了以上的「三放:開放、放手與放下」,資訊融入各學習領域的教學,將會變得更有趣而有效。

        數位學習,已是未來學習的必經之路,教師更是其成敗良窳的重要關鍵因素。敞開心門,好好享受它的快捷便利,並以分享的態度,進行教與學,我們必可悠遊在e化的世界,跟上時代的脈動,和學生一起成為快樂的e世代公民! 

分享:
:::

教育領航

一年已過
數位學習,大家e起來
E化教學、幸福教育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