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親師的正向管教

北屯區軍功國小趙淑芬主任 02/09/2012 2509 點閱

*孩子是可以雕塑的……你用什麼方式對待孩子,孩子就會用什麼方式對待他人。

*環境可以改造孩子……你給孩子什麼樣的環境,孩子就會創造什麼樣的環境。

教師是傳道授業解惑的經師,更是孩子成長旅途中的人師,在社會價值觀混淆的時代,在在充滿了變數及誘惑,這些均考驗著現今教育的功能,而正向管教為今日的教育開創了一個新的方向。當每一位孩子出生之時都有著一張天真無邪且如天使般的臉龐;在孩子純白的心田下,正等著家人、老師和這個環境去培育、去開發改造。但是人們在評判別人時會有一種迷思,就是把人概分為「好的」或「壞的」兩類。當留給人的印象是「好的」時,人們就會把他的一切用「好的」角度去詮釋,反之,若被歸類於「壞的」時,那一切不好的看法都會加諸在他的身上,此即「月暈效應」。

在現今的教育環境中,老師所扮演的是學生的輔導員、諮商員、傾聽者、照顧者、包容者,所以教師本身必須具備高成熟度、超大包容度、十足的耐心及關愛學生的一切,關於這些角色,我認為大多數的教師均屬之。

除了學校老師之外;管教子女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職責,因為孩子並非天生就願意受規範的,因此要求子女表現出合乎社會規範的行為,父母親勢必從孩子小的時候就思考如何教導及規範孩子的行為。以往傳統觀念中「不打不成器」、「棒下出孝子」、「愛之深,責之切」等的教育理念,導致長久以來都是用「打、罵」來教育孩子。

父母在管教孩子的過程中,常常容易陷入「為何你不能」的糾葛中,甚至讓自己陷入情緒的紛亂與不平。反觀孩子則是「為何你就不能像某人的父母一樣,多體諒、多關愛我一點」、「為何你們就不能少要求一點、多鼓勵我一點,不要有這麼多的苛責與期望」;於是親子之間就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不斷地一再重複著這些衝突。

鄭石岩教授(2002)指出當孩子犯錯時,家長、教師要適時管教制止、督導改正;必要時可施以處罰,甚至體罰;但處罰和體罰要越少越好,因為它會伴隨著嫌惡性的後果,進而破壞良好的溝通,並壓制自由的思考,最後影響學生情緒的正常發展,造成被動的行為態度。所以管教是教導或訓練一個人,無論現在或未來,都需懂得遵守規則和行為規範。而正向管教是一個內化的過程,希望藉由鼓勵與溝通來協助學生成為一個能正面思考且言行舉止合宜的人。學校教育若能結合家庭與社會的力量,以正向思考來建置良好的親師合作,必能提供學生最佳的後盾。 

分享:
:::

教育話題

親師的正向管教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