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刊日:100 年 6 月 10 日
發行人:教育局局長
出版者:臺中市政府教育局
地址:42007 臺中市豐原區陽明街 36 號
電話:04-2228-9111(代表號)
臺中市教育電子報自民國 100 年 6 月起,每月 10 日發行一期,為教育夥伴提供更快速便捷與寬廣詳實之教育資訊 ,歡迎各界關心教育訊息之舊雨新知,上網免費訂閱,並請廣為推廣宣傳。
教育是協助每一個人的天賦、才能與潛力充分發揮,以達成人生的目標與生命的意義(楊振昇,1997)。隨著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推動及一連串教改聲浪中,Rawls(1972)正義論所強調的「公平正義」在教育正義所主張之「因材施教」、「把每一位學生帶上來」亦被再度強化。基於此,教育部將國中小補救教學實施方案列為推動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的政策之一。2006年度推動「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方案、「教育優先區計畫-學習輔導」、弱勢課後延伸照顧---「夜光天使點燈專案計畫」、2013年推動「國民中小學補救教學實施方案」,加強扶助弱勢家庭之低成就學生,提供多元適性學習機會落實補救教學,以彌平學習落差,達到「確保學生學力品質」、「成就每一個孩子」的理想。
為配合實施十二年國民教育實施,2014年起改以國中教育會考取代基本學力測驗。依據教育部「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成績評量準則」,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為瞭解及確保國中畢業生學力品質,辦理教育會考作為我國國中畢業生學力檢定機制。會考評量結果分為「精熟(A)」、「基礎(B)」、「待加強(C)」,在No Child Left Behind(NCLB)思維影響下,教育部每年挹注15億的補救教學經費,目的無非是在於減少待加強(C)的人數。
目前各國中小透過現職教師、退休教師、大專生等,經過8小時或18小時補救教學師資培訓課程後,於寒暑假及課餘時間,針對弱勢且學習成就低落的國中小學生,提供免費的補救教學,教育部並架設補救教學資源平台,提供教師相關教學媒體與教材,並佐以補救教學科技化評量網站,針對接受補救教學學生進行鑑定、分析、追蹤,希望能更客觀、準確地掌握補救教學方案的推動成效。而根據唐淑華(2013)、蘇美麗,李永烈(2016)提出補救教學的層次大致可分為三層:第一層以全班學生為對象,根據學生學習狀況教師適時給予協助與輔導,為單元內診斷補救;第二層:鎖定學習狀況欠佳者以小團體方式在課後進行輔導,為單元前基礎能力補救降級、基本能力補救;第三層:針對學習嚴重落後的學生提供個別化的協助,為診斷教學,採密集、修改、重組課程方式進行。據此,若能積極輔助並提升第一層學生之學習效能,將減少第二、三層須受輔之學生人數。
如何達成有效補救教學目標?
一、落實與強化學校行政團隊診斷功能:根據國中教育會考成績、台灣學生學習成就評量、補救教學科技化評量網站測驗所得成績數據分析,提出診斷報告與補救教學意見,學校各教學領域針對此一分析與建議設計有效教學策略。
二、善用社會資源,設計多元多樣化的補救教學活動:運用數位學習平台如均一教育平台、博幼文教基金會、永齡基金會及MOOCs磨課師等資源,有效針對學生學習狀況進行即時且標靶式補救教學。
三 、強化教師專業知能,提升課堂教學品質:辦理各式專業成長研習工作坊、鼓勵共學與觀課、議課、專業回饋,強化教師專業能力,能為特殊需求學生設計個別化教案及評量內容,提供學生成功經驗並調整教學方式即時協助學生學習。
四、落實差異化教學,鼓勵實施活化教學分組合作學習等教學模式,以因應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教育部為落實學生學習精進計畫,推動活化與分組教學:為看見每一位孩子的進步,落實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理念,提供適合學生能力的課程與教學,推動部分學科分組教學,以「適性分組」與「課中補救教學」概念,先於國中試辦英語科及數學科分組教學計畫,將原班級內學生依其學習表現適性分組進行授課,就課程內容、教學設計與評量方式予以適性規劃,期提升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改善學生間學習雙峰現象,縮短學生學習落差。
五、落實輔導機制,與家長有效溝通,利用家長日、親師座談會及導師每日與家長聯繫之聯絡簿,宣導補救教學精神及理念,滌除標籤化之疑慮,親師密切合作始能達成補救教學目標。
希臘哲人亞里斯多德說: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實是甜的(The roots of education are bitter , but the fruit is sweet.)辦好補救教學需要克服許多層面的問題,尤需要教育人員發揮以百年樹人志業之職志,用更大的耐心與信心,翻轉弱勢孩子的生命。
參考資料
1. 楊振昇(1997) 教育機會均等的理念與省思。http://w2.nioerar.edu.tw/basis3/21/kk6.htm
2. 張新仁(2000)補救教學面面觀。論文發表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主辦之。「義務教育階段補救教學系統研究與實務研討會」。
3. 趙曉美(2015,4)補救教學V.S有效教學,《臺灣教育評論月刊》。
4. 蘇美麗、李永烈(2016,6) 國中小補救教學實施方案之教學現場省思,《臺灣教育評論月刊》。
5. 張奕華、劉文章 教育正義的實踐觀點與個案分析,《教育資料與研究》第106期。
6. 林宜臻(2016) 落實補救教學確保雙低生學習,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脈動電子期刊。pulse.naer.edu.tw/Home/PrintPdf/0c454a7a-f155-4eef-81a7-e13a502a9bee
創刊日:100 年 6 月 10 日
發行人:教育局局長
出版者:臺中市政府教育局
地址:42007 臺中市豐原區陽明街 36 號
電話:04-2228-9111(代表號)
臺中市教育電子報自民國 100 年 6 月起,每月 10 日發行一期,為教育夥伴提供更快速便捷與寬廣詳實之教育資訊 ,歡迎各界關心教育訊息之舊雨新知,上網免費訂閱,並請廣為推廣宣傳。
蔣偉民局長
蘇美麗科長
課程教學科王柏鈞股長、王琬璇老師;南屯區永春國小蕭俊勇校長、王清峰主任
教育領航:西屯區上石國小劉益嘉校長、黃蕙蒨組長;北區太平國小曾娉妍校長、陳奕蓁主任、游淑淳組長;
教育動態:中區光復國小張毅宏校長、蔡牧耕主任、林靜鶯組長;東勢區新盛國小譚至皙校長、李曉玲主任;
校園風情:北勢國中林宏泰校長、劉芳如主任;西屯區東海國小林筆藝校長、張凱棠主任、楊琮渝老師;
人物特寫:后里區月眉國小廖曉柔校長、楊秀停主任;大里區大元國小張曡今校長、王怡月組長;
焦點話題:清水國中曾育宗校長、洪嘉祥主任、王詠婕組長;東區樂業國小吳桂芬校長;
教學錦囊:四箴國中林瓊惠校長、董家琳組長;大里區益民國小洪翠芬校長、吳相儒主任;
教育夥伴:西區忠信國小黃美樺校長、葉俞潔主任;北區立人國小廖子成校長、簡鳳瑩主任;
書香共聞:大甲區順天國小陳素萍校長、顏淑菁主任;大雅區三和國小何昭伶校長、陳怡閔主任;
行政組:南屯區永春國小蕭俊勇校長、王清峰主任;
網路服務:課程教學科黃晉恩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