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班級經營大小「聲」

霧峰區霧峰國小林志興老師 09/30/2017 2197 點閱

       媒體曾報導某些職業如教師、歌手、軍隊訓練中心的班長等,因過度講話,易使得喉嚨長繭,不利於後續的職場生涯,並論述如何保養聲帶等事宜。這其中一個重要問題是,個人講話的音量大小,屬於自我控制範圍,造成喉嚨負荷過重,當事人應負較大的責任。在現今教育職場中,尤其在市區的學校,相對的,班上學生人數較多,不少教師在教室均配備麥克風等裝備,甚至,部分學校的單槍投影裝置已內建此功能。班級平日教學,行政人員巡堂間,時常可聽到教室裡透過麥克風的擴音器,傳出教師認真的教學聲。有時音量還不小,所以也曾聽到行政人員在教師晨會宣導,擴音器的音量稍微轉小聲些,以免影響到隔壁班老師上課。諸如此類,重點在校園裡,不論是老師的教學,學生的交談,師生的互動等,何謂適當的音量?簡言之,適當的音量應是讓溝通的主客體,能明瞭對方論述的內容的原則下,至少所呈現的音量。所以過大的音量除了造成身體的負擔,可能讓對方感到不悅,畢竟某些人對於噪音是十分敏感的。

       教師在班級經營的過程中,不管在教學上或管教上,每天都需透過語言加以論述。所以,偶而會聽到少數老師因感冒,喉嚨受影響,無法發出聲音,只得請請假休息。師生互動過程,適當音量的呈現,除了有益於自己身體,對他人亦是尊重。但有時難以預防,首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當下沉浸在高峰經驗中,有時不自覺,可能會愈講愈大聲,甚而在擴音器的輔助下,已傳播他處,而不自知。不少老師應有此經驗,大部分不是故意的,尤其講到有關個人經驗精采處,似乎音量自然就會增大。有時加上學生投入、熱切的呼喊聲,形成彼此行為的正增強,音量之大,自是不在話下。附近的班級,已然受到影響,但有時顧忌同事情誼,當下不便多說,只得私下提醒。

       再來,教師在教室處理學生行為問題時,為增加過程中的氣勢,往往會加強聲音的力道。這時,如果學生呈現嘻皮笑臉的模態,一時氣不過,便展現河東獅吼的霸氣,當然,學生驚嚇之餘,不敢做怪,但相對的,老師的喉嚨也受到傷害,而不自知。日積月累,而沒有修正平日的行為模式,甚而成為常態,某日發聲稍嫌困難,自恃身強體健,不以為意。等到講話明顯困難,緊急前往耳鼻喉科檢查,醫師告知有長繭現象,往往有些震驚,之後只能接受事實,接受醫師勸告,改變講話方式。

       此外,學生在校日常說話音量,有時也不知節制,在教室裡或是戶外常常有此現象。一個簡單的自我測試,教師可捫心自問,今天在校大約對學生,說幾次「不要講話」或「音量小一點」等,如次數較多,代表該班學生在說話的音量與頻率上較多。當然,學生上課發言,不代表不好,上課過程中,學生能針對遇到的課業問題加以闡述,除了訓練自我口才,亦能增加交流。但怕的是,學生講的是閒話,徒增困擾,言不及義,需加管控,否則,不利教學。下課過程,少數學生喜愛在校園裡嘶吼,當然,在遊戲過程中,因高興而發出愉悅的聲響,無可厚非,但漫無目的的呼喊,達到吸引他人注意,就是一種噪音。近期在校園,偶而會聽到少數學生喜歡在走廊上邊走路,邊磨球鞋鞋底,發出怪聲,引人注目。他人投注的眼光,對他而言,也許是一種增強,然對當事人而言,發出噪音,不管是否干擾他人,只求引人注意,這是一種不良信念,所衍生之錯誤行為。教師可採下列方式修正或改善之:

1、透過自我慎思,留意說話音量與速度

       通常教師說話的特質會與當下的情境有所關聯,在情緒較為高亢的情況下,聲音往往不自覺加大且變快。例如上課過程中頗富趣味時,或者教師在管教桀傲不馴的學生,此類型場合,似乎聲音變大是不得不為。但為了自身喉嚨的健康,不妨結合自我覺察,當下換個思考,稍微省思,這個音量,是否太大。偶而在處理學生行為,過於投入,聲音過大,可能干擾其他班級上課。此念頭升起後,可能會適度給自己採個煞車,順便做個深呼吸,調和情緒,以適當的音量且合宜的速度論述道理,或許除了對違規學生,面對其他大部分學生,也是一個良好的言語示範。簡言之,透過四平八穩的闡述,獲取最大的溝通效果。

2、設置簡易裝置,提醒班上學生

       因應教室內進行教學過程中,學生發言音量過大,或者實施合作教學、操作實驗等,同儕彼此互動下,可能提升音量。教師不妨在教室黑板旁設一簡易噪音監控裝置,旁邊寫上數字一到十,最下面是一,最上面則是十,使用一個磁鐵,做為上下移動之標誌,五以上代表聲音過大,數字越大,音量愈大。與其透過教師口語制止,不如讓學生透過視覺,察覺出班上同學的音量過大,消弱其不良行為,進而自我克制。當然,結合增強物,如該週磁鐵位置,幾乎都在五以下,教師可給予獎勵,如利用彈性時間,可前往圖書館借閱或閱讀等。但要注意的是,磁鐵的移動,為公平起見,只能由老師操作,如此,可避免學生不實的行為。此外,獎勵需即時,最好每週就統計一次,隔週就進行獎賞。經過約三個月,假設學生秩序已上軌道,可採用閒隔式獎勵,或多變化獎勵的方式。如此,可增強學生延續此遊戲規則之動機。

3、透過實際演練,說明適當音量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如舉手發言,或者老師希望學生提供回饋時,可針對某位學生發聲之音量加以說明。如甲生音量適中,而且講的有條有理,應不吝給予口頭鼓勵,並敦促其他學生以其為模範。而乙生發言中,如音量過大,且講話過於急促,導致詞不達意,教師應加以指導,如縮減音量,放慢速度,請其再說明一次。透過實際操作,除了訓練學生口才,也促進其溝通上的同理心,因為要兼顧對方是否收到明確的訊息。如此,才是有效且成功的溝通。

       班級經營過程中,師生互動過程裡,適當的音量,有其重要性。不管教學或管教學生,採用口語上的指導是必然的。而學生使用適當的音量加以回饋或發表,對於班上秩序的維護與學習的氛圍之增強皆有助益。教師應以身作則,示範適當的音量,並透過行為主義的技巧如正增強、消弱,間隔式增強等培養學生之適當表現。如此,部分較為喧鬧的班級將逐漸轉為彬彬有禮之班級。

 

分享:
:::

教學錦囊

福民熊愛山 生火技能GO
班級經營大小「聲」
班級經營有一套 中華親師溝通好
「找風去」--小一生活課程探索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