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目擊證人:你今天目擊了什麼?》

東勢區成功國小梁佳玉老師 05/03/2019 838 點閱

書 名:目擊證人:你今天目擊了什麼?

作 者:張友漁

出版社:國語日報

出版日:2016年7月5日

       每個故事都可能是另一個生命歷程的倒影,而每一次的閱讀與對話,帶來的是同理與成長。在張友漁所著的目擊證人一書,收錄了多篇關於少年生活、家庭、人際關係的故事。不同於其他強調溫暖與美好結局的童書,目擊證人一書相當寫實甚至有那麼一些殘酷,但,這才是真實的人生,不是嗎?現實的生活不會一直都有美好的結局,缺憾往往就是我們生活周遭的故事腳本,沒有人願意如此,但總得面對,對於成年人而言這是成長的過程,但對於青少年而言,這是一種「生長痛」,這種痛,張友漁幫孩子們寫下來,在帶領的過程中,看到某些孩子的回饋有著滿滿的共鳴和被同理感。

  書中故事軸線有家庭教養、同儕關係、認識自我與成長等議題,在這些軸線上每一篇故事都帶著讀者思考著:如果這是我,會有甚麼結局、會做甚麼決定或者這故事中的主角其實就是我。誠如書名《目擊證人》,當我們試著去記錄生活中的點滴時,其實我們不就是自己生命故事的目擊證人,見證自己的成長、生活的改變以及他人的影響。這一篇篇由歲月寫下的故事,在小說家的筆下,化成文學敘事,帶著孩子共讀此書時,因為貼近生活,於是更真實、充滿意義的對話便在課堂上展開。

  特別是在高年級的班級中,躁動的青春,在面對家庭的變動、人際的紛爭時總有著許多說不出的感受和困惑。帶著孩子一起共讀此書、一起討論書中的情節、分享彼此的想法,這樣的一個過程,除了拉近師生的距離,也從孩子眼神與對話中,對孩子有更深的理解。

  例如,書中第一篇章中的故事-野生山藥。主角的父親為了賺錢而在孩子面前說謊,違背了平日所教導處世原則,這樣的衝擊原來在學生生活中,屢見不鮮,孩子們納悶著,為何誠實是小孩的專利呢?大人總愛拿我們當藉口,為了養孩子才說謊,那我們不就是名副其實的累贅嗎?和孩子討論的過程中是充滿趣味與驚奇的,也因此更能夠開啟對於道德準則的思辨之路,而這不就是教育所追求的獨立思考能力嗎?

  生活若缺乏思辨,那不就如白開水一般,無滋無味,正因為我們為生命的重要轉折與事件賦予意義,人生才會有成長的足跡,也才不會重蹈覆轍。此書是很好的師生共讀文本,推薦給老師們,帶領學生一同思考生命中的不圓滿為我們帶來的意義。

分享:
:::

書香共聞

《美國讀寫教育改革教我們的六件事》
《人魚沉睡的家》
《目擊證人:你今天目擊了什麼?》
《閱讀素養》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