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爸爸媽媽的暑假作業

國立嘉義大學體育與健康休閒學系洪偉欽教授 07/04/2019 876 點閱

爸爸媽媽的暑假作業(圖片1)

                                                           圖1:趁著放暑假親近大自然 

       為人父母時常聽到,要從小培養孩子的競爭力,不能輸在起跑點......等諸如此類的話,又因為現代人小孩子生得少,因此在父母親甚至爺爺奶奶心目中,每個小孩都是寶,每個孩子的學習都不能輸,這種情形之下,不能輸的家長有一部分可能會經歷所謂「直升機父母」的過渡期,極少數家長則透過種種管道,促使原本最屬於「教育專業」的學校教職員們要配合這些少數家長的意見或主張。平常上課日,這樣的生態使得學校除了要維持正常的教學運作之外,經常乏於應對這些額外的要求,學生們焦頭爛額,大多數家長則疲於奔命。因此,如果在學校寒暑假期間,三方面都不能「鬆綁」,讓大家來盤整一下的話,最後可能造成學習者的壓力累積,而產生生理與心理的負面的結果。

       尊重專業與回歸專業是我們目前社會大眾普遍缺乏的素養,事實上簡單的「尊重」兩字,一定得從家庭教育開始。要當夠格專業的父母,家庭教育絕對不能輕忽。家庭教育可由親子關係從小著手,如無適度的親子交流,孩子的家庭生活將乏善可陳,因此學校放寒暑假更顯現其重要性。

       在筆者還是學生的時候,最快樂的事,就是放寒暑假,其次是上體育課。但是畢業後進入職場,不再有寒暑假的期待。漸漸的也當起了家長,寒暑假反倒是成為大多數家長要傷腦筋的事。其實孩子放寒暑假對家長而言,除了擁有較多家庭生活的機會之外,也是增加親子關係的好時機,更可以藉此養成孩子許多好的生活習慣。綜上所述,提供以下一些寒暑假規劃方向,提供給讀者們參考:

一、更多陪伴

  不是陪在孩子旁邊滑手機,而是一起選擇活動,從事活動。要先確認的是父母陪孩子活動,或是小孩陪父母活動,這點認知是很重要的。許多「虎爸虎媽」直接為孩子做決定,陪伴與尊重的意義就失去了。

二、家事訓練

  家事不是為別人做的,也不是限定女生該做的。如果孩子長大不會幫忙做家事,被質疑的將會是家庭教育而非學校教育。做家事訓練當然也包括個人良好的衛生習慣(打掃廁所)與生活習慣(洗碗筷、摺衣服)。會主動幫忙做家事的孩子,將來一定更會體貼他人。

三、參加營隊

  寒暑假期小孩有較長的時間而家長工作忙碌,可以考慮讓孩子參加營隊,加入團體生活可能學習到較多進入社會的生活技巧,包括:獨立、合作、尊重、溝通…...等等的能力,而運動夏令營、領袖訓練營、社團(童軍團)營隊等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忙碌的家長不要讓孩子經常沉溺於三C產品,三C產品絕對是未來最貼近你孩子的雙面刃。

四、看閒書

  以實體的書本為主,而非電子書。養成閱讀習慣相當不容易,陪孩子看閒書,哪怕是漫畫書,只要能遠離三C產品都值得。慎選過的漫畫、散文、傳記、歷史小說…...等等,都能讓孩子度過精采充實的假期。家長要注意的是;只要是正向的書,盡量由孩子選擇自己平時想看而沒法看的書,父母親只是引導的角色,不要替孩子下決定。

五、學會一種新的技能(運動術科、藝能科)

  從小學會至少一種運動技能,有助於日後養成規律運動習慣,讓孩子知道健康永遠是最值得投資的事;同時,住在四面環海的台灣,學會游泳應是首選,參加球類教室或武術教室也是實用與強身的好選項。當然,學會一種樂器或學習畫畫(速描、水彩、書法等等)也同樣是心靈文化健康上的投資,要成為有素養有品質的未來公民,這些投資絕對不可少。

六、旅行(拍照)  

  經濟有餘裕,有機會親子出國旅遊,讓孩子更有國際觀也不錯,但是千萬別流於吃喝採購打卡團之流,多拍照紀錄異國文化,多體驗異國生活才不枉走這一遭。國內其實有許多值得一探的地方,認識從未去過的新城市、鄉鎮,用攝影為生活寫日記,不但讓孩子為自己學習歷程作紀錄,也讓孩子更了解、更親近這片自己從小生長的土地,未來也會更熱愛台灣。

       以上這些規劃方向與建議,並不見得都要花大錢,要的只是爸爸媽媽與孩子一起用心討論計畫一下,生活中的學習其實可以很快樂,親子關係真的可以很和諧,而父母親也可以從中觀察到孩子的性向所在,發現專長並及早籌劃因應未來。祝福大人小孩每年都擁有學習滿滿而快樂的寒暑假生活。

分享:
:::

教育領航

孩子的學習沒有暑假
暑假的期待與叮嚀
爸爸媽媽的暑假作業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