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教室裡的對話練習-當學思達遇見薩提爾》

東勢區石角國小蘇原奭主任 10/09/2019 698 點閱
《教室裡的對話練習-當學思達遇見薩提爾》(圖片1)

書名:教室裡的對話練習--當學思達遇見薩提爾

作者:張輝誠、李崇建

出版社:親子天下

出版日期:2019年9月

        這是一本輝誠老師與崇建老師的生命對話,兩位老師如實的將自身的生命故事,娓娓道來,互相輝映,文字流暢而動人,一口氣讀完時,已是淚流滿面。兩位老師生命歷程截然不同,一位是科班出身,靠自身努力翻轉自己,在體制內不斷嘗試與衝撞,要讓孩子用自學開創自己的未來;一位是陰錯陽差進入了體制外的學校,在個體性突出的課堂,與自己不斷進修的過程中,體認到生命與自身連結的重要性,讓孩子感受到自我是很好的人,孩子才能慢慢為自己負責任。雙方都在生命歷程中,體會了對話的重要性,對話是一種連結,連結他人也連結自我,對話帶來療育,也帶來面對未來的力量,這是孩子們需要學習的,更是在教育現場的教師們需要學習的,如此,這本書殊為可貴,這樣的相遇,真是迷人。

        當教育是志業,而非職業,課堂是育人,而非教書;當自學成為未來趨勢,而生命的獨特性在教室內綻放時,第一線教師面臨的挑戰變得更加嚴峻,由於教育百年樹人的重要性,教師常常面臨許多的期待,學生的期待、家長的期待、社會的期待、學校的期待,甚至是自己的期待。當期待不被滿足,就會產生失落、痛苦、焦慮,若是我們不太擅長面對這樣的情緒,而帶著這樣情緒的教師,回到了教室,又如何能營造安定的學習環境給孩子呢?而當我們面對孩子的情緒、行為,我們是否有足夠的能量,穩定自己後來與孩子對話呢?

        本書提供了一個視角,面對孩子們問題時,我們胸口翻騰的情緒,是否來自我們理所當然的觀點,或是未被滿足的期待,我們以前有過類似的經驗嗎?這個觀點怎麼來的?我可以接受孩子的觀點跟我不一樣嗎?我有跟孩子核對他的感受和想法嗎?當我們細細地去品味我們的情緒,透過對話由情緒去探索我們的期待、觀點、渴望,我們會產生覺知,覺知會帶來韌性,帶給我們面對問題的力量。

        薩提爾女士曾經說過:「身分就像是一頂帽子,在必要的時候我們需要這頂帽子幫助我們面對問題,但別忘了,要記得將帽子拿下來。」本書並不是一本工具書,也不提供解答,只給予讀著一個機會,將帽子繫帶鬆綁的機會,教師先是人,而後才是一位教師,先與自身連結照顧好自己吧,自己安定了,我們才有機會照顧到孩子;孩子安定了,才願意在學習上前進,願這樣美好的對話不斷流轉,成為教室內美好的風景。

分享:
:::

書香共聞

《想讓你看看我眼中的世界》
《沒臉的人》
《野外探險生物課》
《教室裡的對話練習-當學思達遇見薩提爾》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