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玩桌遊學數學

清水國中王婉馨老師 04/08/2020 966 點閱

  依據Vygotsky的鷹架理論,教師應該提供足夠的支援來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教學準備,引領學生逐步從「實際發展水準」進入「潛在發展水準」。教師的支援包括:資源、激發興趣的任務、模板及指導、認知及社交技巧方面的指導。針對「激發興趣的任務」,本校數學領域共備社群討論後,決定將三角形全等性質單元設計成以桌遊方式進行課程。

圖1:學生進行全等三角形之桌遊
圖1:學生進行全等三角形之桌遊

 

  「能了解SSS、SAS、RHS、ASA及AAS等五個三角形全等性質」屬於國中幾何課程中十分重要的核心概念,在每堂課進行概念性課程後,教師便安排同等程度的同學接受兩兩PK之成果驗收。依序進行「兩三角形之三組邊對應相等的SSS全等性質」、「兩三角形之兩組邊及其夾角分別對應相等的SAS全等性質」、「兩三角形之兩組角及其夾邊對應相等的ASA全等性質」、「兩三角形之兩組角及其中一角的對邊分別對應相等的AAS全等性質」,以及「兩直角三角形之斜邊及其中一股分別對應相等的RHS全等性質」的PK大賽。程度愈高者,設定其驗收時間愈短。圖1即為某同學於時間內專心找出一組、一組的全等三角形之照片。

桌遊一:三角形全等性質初階版

圖2:初階版桌遊
圖2:初階版桌遊

遊戲規則:計時配對遊戲。以SSS全等性質為例,事先在桌上排列卡牌,學生在限定時間內,將一對一對符合SSS全等性質的三角形找出來,找到最多組的人獲勝。卡牌如圖2。  

  此桌遊的設計理念類似閃卡,讓學生快速學會三角形全等性質之應用,學生都很喜歡也很投入。某一天第八節,班上一位本來固定要去參加學習扶助的學生竟然回來上課,教師好奇問其原因,意外了解他因為此套桌遊而產生了強烈的學習動機。

  在教學策略上,分層教學、分層次學習單、階梯式任務等方式,以及在教師的教學過程中,提供不同層次的提問與思考等,皆能為學生搭建學習鷹架。但學生有其學習風格的個別差異,若能搭配簡單的活動,並將活動分層次設計,更能符合學生差異化的學習需求,以增進其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因此,我們設計了另外一套進階版的桌遊,如圖3。

圖3:進階版桌遊
圖3:進階版桌遊

桌遊二:三角形全等性質進階版

圖4:學生進行進階版桌遊
圖4:學生進行進階版桌遊

遊戲規則:類似撲克牌的抽鬼牌遊戲。鬼牌只能放一張到遊戲中。遊戲進行時,如果抽到全等的三角形,可以兩兩配對後,丟到廢牌堆。遊戲最後,鬼牌在自己手上的玩家為輸家,如圖4。  

  進階版桌遊的進行過程更需要這五個三角形全等性質的熟用,因此教師安排此項活動於本單元之最後一堂課。教師依學生程度,採取一桌5人之同質性PK賽,最後發現程度中等或以上的同學都進行得還算順利,低成就的同學則不太會玩。這樣的結果讓教師反思:雖然遊戲或活動等多樣化支持系統的引入已經有別於傳統授課,屬於較為活潑的方式,但若活動的設計未分層次或客製化,學習理解程度較低的學生也無法自其中獲得學習成效,教師仍需在教學現場隨時調整題目難易度並觀察學生學習情形。

定期評量部分題目
定期評量部分題目

  依照過去的經驗,學生每回在此範圍之定期評量的表現上,能了解本單元之核心概念要達到全班八成,已算不錯,但此次輔以桌遊的設計,成效頗佳。碰巧此次的定期評量也出現了4題此類型的填充題,如圖5,該班答對率果真高達97%,連低成就的學生都幾乎4題全對,寓教於樂的效果不言而喻,讓我們對於桌遊的教學方式更具信心。  

 

  

  

 

  

 

分享:
:::

教學錦囊

動手玩科學--以實作探究體會科學的魅力
少年筆耕--從小說中談愛與互動
玩桌遊學數學
以方位辨識實作提升環境覺知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