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與水同行-走讀臺灣的水資源歷史與文化》

大肚區山陽國小謝孟芸主任 07/09/2020 560 點閱
《與水同行-走讀臺灣的水資源歷史與文化》(圖片1)

書 名:與水同行-走讀臺灣的水資源歷史與文化

作 者:王派仁

出版社:五南

出版日期:2019年1月

      「認識過去怎麼來,才知道未來怎麼走」,與水同行一書從「水」的主題出發,帶著大家走讀臺灣人在飲水、農業、交通、生活四個面向有趣的互動故事,藉由閱讀先民生活的智慧,思考在這個變動的年代自己與家鄉的關係。

水好喝

        人們可以一、兩天不進食,卻很難超過二十四小時不喝水。曾經以為把自來水打開就有水是天經地義的事,但讀了這本書,才知道荷西之前臺灣原住民飲用河水、泉水;清朝統治臺灣,漢人引進鑿井技術後增加飲水的方便性;日治時期英國人巴爾頓及濱野彌四郎因發現飲用水不潔造成傳染病肆虐,促使臺灣進一步推動自來水及下水道工程的規劃,一路看來才更加瞭解且感受方便飲水得來不易,也更珍惜到每一口自來水喝起來的甘甜。

水農業

        昔日農業社會,掌握水源就等於掌握了權力與經濟利益,臺灣的水圳是從清朝開始大規模開發,當時的開發與管理具有高度私有化的取向,因此為了爭奪水圳的主控權,導致嚴重的分化械鬥,阿罩霧圳水權的爭奪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我們所熟知的林家族人平定戴潮春之亂,事實卻是林、洪兩姓長期爭奪烏溪主導權的恩怨糾葛。除了爭奪水權外,穿山越嶺、遇水架橋,使用水需要能將水往高處送,如果有機會沿著一條水圳走,一定能體會先民引水灌溉的艱辛與決心。

水交通

        臺灣在近四百年的開發歷史中,因水運成本較低,所以清朝以前水路運輸扮演重要的角色,大型的聚落也都是在沿海具備航運便利的港口,正所謂「一府、二鹿、三艋舺」,隨著開發腳步逐漸伸向內陸,臺灣密度很高的河流,早年豐沛的水量,也造就不少河運碼頭與渡口,例如三峽、大溪……,因應水運而興起不少街肆。書中亦描述除河港街肆外,先民在一般的渡河過程中「爬沙百腳工騰挪」,眾人在布滿泥沙的溪水中七手八腳搬運輿轎,充滿驚險。曾幾何時滄海桑田,因為河流淤積或改道,鐵公路運逐漸發達,老河港、舊碼頭逐漸沒落,渡河也因橋梁的興建而容易許多。

水生活

        還有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半月池、浣衣池或溪邊浣衣也展現了先民獨特的生活智慧與文化,婦女在溪邊浣衣,一邊認真地搓洗衣物,一邊天南地北的聊天,這個存在百年以上的聊天室,對參與者有療癒和紓壓的效果,使洗衣坑成為一個彼此交換訊息的社交圈。

        走讀臺灣歷史,鑑古知今飲水思源,推薦你透過本書一窺先民開墾的艱辛與生活智慧,也更了解自己從小生長的土地,讓我們一起飲水思源頭……

分享:
:::

書香共聞

《素養小學堂》
《超速學習》
《我不是挨打就會趴下的人》
《與水同行-走讀臺灣的水資源歷史與文化》
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