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刊日:100 年 6 月 10 日
發行人:教育局局長
出版者:臺中市政府教育局
地址:42007 臺中市豐原區陽明街 36 號
電話:04-2228-9111(代表號)
臺中市教育電子報自民國 100 年 6 月起,每月 10 日發行一期,為教育夥伴提供更快速便捷與寬廣詳實之教育資訊 ,歡迎各界關心教育訊息之舊雨新知,上網免費訂閱,並請廣為推廣宣傳。
書 名:新媒體判讀力:用科學思惟讓假新聞無所遁形
作 者:「科學新聞解剖室」作者群, 黃俊儒
繪 者: 劉嘉圭
出版社:方寸文創
出版日期:2020年03月24日
本書封面的圖像為霍金、V怪客、機械人,前面一排手機不斷地拍照,背景則是一隻又一隻的手指不斷地點讚,配上書名《新媒體判讀力:用科學思惟讓假新聞無所遁形》,讓人不禁思索,這些人物怎麼被放在一起?作者想述說一個怎樣的故事?翻開扉頁,一段話讓筆者低迴不已:
「科學是一個很長的故事,但是,新聞在意的卻僅是快門的一瞬間。」
是的,人們對於知的需求無遠弗屆。除了天文地理外,我們探求的知識遠外到外太空、近到內子宮,科學建立起了人類龐雜而系統的科技世界。在全球化的推波助瀾下,科學方式、科學技巧、無人車、基因改造、仿生人……,「科學」似乎是人們最高殿堂的知識,人類向前發展永垂不朽的燈塔。但是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科學、科技本身的璀璨光芒是如何傳達到每個人類身上的,透過電視新聞媒體及手機來進行傳播是快速且容易的,然而傳播在意的是甚麼?是科學「知識」本身嗎?還是重視「傳遞」本身的便捷與快速?
「傳播」在字面上的意思是「人們通過符號、訊號,傳遞、接收與反饋訊號的活動」。由此,我們可以理出一個問題:「科學知識在經過媒體的傳播傳遞後,還是原來的本來面目嗎?科學知識本身是否會因為傳播而產生質變?」作者的睿智洞見到了這個學科與學科、領域與領域之間嫁接的困境:科學知識如何讓自己被媒體嫁接傳播後,依然維持自己想表達的?抑或傳播後的表達,是如何被收聽人正確的認識?
在本書內容四大單元十二個主題中,作者列舉了六種作假的手法、八種不得不擔心的廣告伎倆及二十五種假新聞類型,讓人讀來不禁咋舌。如科學家霍金與章魚哥對足球賽的預測,媒體如何巧妙的揉合了統計推理、預言與臆測,讓科學與迷信之間糾纏難分;又如「酸鹼體質理論」是一個欺瞞世界醫學界數十年的世紀騙局!讓讀者明白一味追求鹼性水療效是一場徹底的誤會與騙局。
事情何以變化至此?人們為何如此深信這些媒體技巧與宣傳手法?筆者認為就是作者一開始在扉頁說的話-「科學是一條漫長的道路,但媒體重視的是快門的一瞬間」失去了新聞熱點,也失去了繼續檢驗與查證的意義。但對收視聽眾來說,失去了媒體把關,我們還剩下什麼?作者在此點出了培養自身的科學知識、科學眼光的重要性。
正如現在課綱中所期許培養的「科學資訊與媒體素養」。培養素養是一條漫長的旅程,在被電視媒體與手機不停通知中不斷警醒自己:不輕信、不以訛傳訛、查證訊息、檢驗訊息,維持自己腦中清明、不斷修練自己的判讀力,如作者在後記所說的:「假訊息、假新聞就像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只有自己擁有斬草除根的判讀能力,不能任由錯誤資訊如荒煙漫草般淹沒人生。讓我們期許自己也能在這充斥假資訊的時代,站穩自己清醒的那一塊。
創刊日:100 年 6 月 10 日
發行人:教育局局長
出版者:臺中市政府教育局
地址:42007 臺中市豐原區陽明街 36 號
電話:04-2228-9111(代表號)
臺中市教育電子報自民國 100 年 6 月起,每月 10 日發行一期,為教育夥伴提供更快速便捷與寬廣詳實之教育資訊 ,歡迎各界關心教育訊息之舊雨新知,上網免費訂閱,並請廣為推廣宣傳。
蔣偉民局長
蘇美麗科長
課程教學科王柏鈞股長、王琬璇老師;南屯區永春國小蕭俊勇校長、王清峰主任
教育領航:西屯區上石國小劉益嘉校長、黃蕙蒨組長;北區太平國小曾娉妍校長、陳奕蓁主任、游淑淳組長;
教育動態:中區光復國小張毅宏校長、蔡牧耕主任、林靜鶯組長;東勢區新盛國小譚至皙校長、李曉玲主任;
校園風情:北勢國中林宏泰校長、劉芳如主任;西屯區東海國小林筆藝校長、張凱棠主任、楊琮渝老師;
人物特寫:后里區月眉國小廖曉柔校長、楊秀停主任;大里區大元國小張曡今校長、王怡月組長;
焦點話題:清水國中曾育宗校長、洪嘉祥主任、王詠婕組長;東區樂業國小吳桂芬校長;
教學錦囊:四箴國中林瓊惠校長、董家琳組長;大里區益民國小洪翠芬校長、吳相儒主任;
教育夥伴:西區忠信國小黃美樺校長、葉俞潔主任;北區立人國小廖子成校長、簡鳳瑩主任;
書香共聞:大甲區順天國小陳素萍校長、顏淑菁主任;大雅區三和國小何昭伶校長、陳怡閔主任;
行政組:南屯區永春國小蕭俊勇校長、王清峰主任;
網路服務:課程教學科黃晉恩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