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培養面對未來的終身學習能力

西屯區大仁國小林妤柔老師 08/05/2020 599 點閱

  未來學家托佛勒Alvin Toffler曾說:「資訊時代的文盲,並非不會寫、不能讀的人,而是不能學習和再學習的人。」然而,許多現職教師困擾未來教育該怎麼做?什麼樣的課程才是「對的」?太多的人在摸索新路而沒有方向。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課程發展本於全人教育的精神,以「自發」、「互動」及「共好」為理念,課程綱要以「成就每一個孩子—適性揚才、終身學習」為願景,也就是強調素養導向的課程,不僅要讓孩子學到知識,更要具備良好的態度及能力,讓孩子成為一個終身學習者。

培養面對未來的終身學習能力(圖片1)培養面對未來的終身學習能力(圖片2)

  筆者認為促成學生達到終身學習的關鍵能力很多,在課程設計上首重培養以下四項能力:觀察探究力、資訊閱讀力、規劃執行力與自省思辨力。在教學模式與課程設計上,教師自身即要有終身學習的態度來面對,努力從這四項能力去思考規劃。以筆者於本校教學現場的實例來說,在戶外教育實施推行上,五年級上學期時規劃孩子至臨近的科博館參訪,五年級下學期帶孩子至臺中公園及一中商圈踏查。

到臺中公園進行戶外教育-1(圖片3)
到臺中公園進行戶外教育-1
到臺中公園進行戶外教育-2(圖片4)
到臺中公園進行戶外教育-2

  以下就奠基終身學習的四項能力分項說明之:  

  「觀察探究力」的培養乃於戶外教育地點確認後,由孩子多元設計思考主題方向,並進而思考可發展的主題探究內容。例如科博館參訪時,不是由老師強硬定訂統一的主題,而是由學生主動查詢科博館的各展館,小組選訂有興趣的展覽主題後,先進行相關知識的探究,參訪現場再由學生先至展場觀看展覽內容與搜尋資料相關性並整合之,梳理彙整後再由各組學生擔任導覽員介紹給其他孩子,其他學生各組介紹的過程中則藉此深究了數個主題內容。再以臺中公園的踏查教育為例,由學生主動追查臺中公園的歷史背景及建物遺跡,學生主動探究的學習過程,可以培養孩子源源不斷的好奇心及主動性,是終身學習的基石更是促使終身學習的第一步。

  「資訊閱讀力」的培養是在課程活動安排上,讓學生習以為常進行相關主題文本的閱讀,更甚至對於文本的閱讀理解與判別思考的學習。例如科博館參訪時,由各組選訂的科學主題,先進行科普文章與書籍的涉獵與閱讀,在資訊發達的時代也帶領學生搜尋網路資源,並學習辨別網路資訊的真偽,進行媒體識讀的體驗與學習;在臺中公園的踏查教育,除了與學生所學的社會科歷史教材脈絡結合,更在一中商圈的踏查經驗,讓孩子深刻體驗網路資訊過載的因應及對策。

  「規劃執行力」是把事情做好的第一步,如果教師在課程設計上都是幫學生要做的事設想備妥了,那學生就少了規劃執行與控制實務的能力。以兩次戶外教育為例,教師只與學生共同協商決議地點,然而每一次的戶外教育景點路線、活動流程、交通方式、探究主題等,都是由學生共同討論與研究決議的,唯有孩子真實去規劃執行,並依照真實現況進行實務控制,才能培養出孩子的規劃執行力,而不會教養出媽寶或學奴。

  思辨力是一個人很重要的素養,是能使自己快速成長和成熟的能力;而思辨是謹慎解析問題的各種面向,清楚確實的分辨是非真相,理性探究事物真理的能力。任何教育的價值與課程的精髓必定在於「自省思辨力」,教育活動及課程課設計的目標層次也一定要提升至此。以戶外教育為例,科博館參訪如果只限於準備主題介紹給其他同學,抑或單向聽取同學的導覽而滿足,那將會無法成就終身學習的目的層次,故此,在戶外教育的課程規劃上,我們進行主題的思辨正反提問賽,以及學生自省主題學習的反思回饋,鼓勵孩子們在自省思辨上的自問自答、他問應答、自問眾答等教學設計促使學生培養深刻的「自省思辨力」。

到科博館進行戶外教育(圖片5)
到科博館進行戶外教育
擔任導覽員的學生位別組同學講解介紹(圖片6)
擔任導覽員的學生位別組同學講解介紹

  筆者在擔任高年級導師時曾經帶領全班進行全民科展,讓全班每一位同學分組實際進行科展實驗研究。在議題主題式的課程中,以孩子生活中的人權議題、品德項目出發進行課程設計,都是基於終身學習的目標,不僅要讓學生學到知識,更要在過程中培養其良好的態度及能力。總之,終身學習既是一種教育理念,也是一種教學行為,還是一種人們必須掌握的未來學習及生活方式。作為培養學生未來生活能力的教師,除了要掌握終身學習的有關理論,還需要在實際的教學現場中,主動思考如何培養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以應對學生面對未來社會的挑戰。

培養面對未來的終身學習能力(圖片7)培養面對未來的終身學習能力(圖片8)

 

分享:
:::

教學錦囊

當行動學習遇上戶外教育三部曲「科技走讀」之實踐方案
頭汴之森 悅閱越美力
培養面對未來的終身學習能力
自主探索揚其才 打造華龍學習力
回頁面頂端